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瘢痕的疗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瘢痕的疗效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瘢痕的疗效 (北京美迪中医皮肤病医院 北京 100022) 【摘 要】目的:通过中西医对疤痕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四诊,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西药外治等原则,达到疾病的治疗。方法:综合评定中西医结合治疗疤痕,进一步印证了中医疗效,西药方法与治疗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通过中药内服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减少,为中西医临床治疗疤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疤痕形成;中医药;西医疗法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407-01 1 中西医对疤痕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在祖国医学中历史悠久,有着古老的智慧,对许多疾病都有神奇的疗效,是留给后世的医学宝库,尤其在美容养生方面也功不可没,存在自身的显著特点,在疤痕的治疗方法上一样有独到之处。 1.1 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对疤痕的认识) 中医认为气血循环全身周流不息,如环无端,是温煦肢体、濡养脏腑的源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无血之濡养,则无所依附故郁结;血无气之统帅,则率径散溢而瘀凝。故气滞可以引起血瘀,血瘀亦多兼气滞,无论气伤或血伤,及其影响凝滞之际,则导致气血俱伤,当受内外之邪则营卫不和,气血运行失常,形成气滞血瘀的现象(1)。《素问middot;生气通天论》“营气不从,逆于肉里,乃生痈肿。”也简述气血凝滞不散是导致感染而形成疤痕的主要病机。 1.1.1 中医病因病机 1)气血壅滞,经络痹阻,湿热搏结。疤痕初期表现为气血壅滞,湿热搏结,经络痹阻。表面疤痕侵淫四窜,时起水疱,有少量渗出,明显瘙痒。 2)气亏阴虚,血燥筋急,主要是继发于水火烫伤之后,皮肤全层及深部组织。全身气血津液耗伤后痊愈的疤痕皮肤及深部组织难以恢复原来的生理功能。体内气血津液通道受阻,皮肤、疤痕、筋脉得不到气血津液之濡养,致气亏阴虚,血燥筋急。 3)经络痹阻,损伤愈合的疤痕,从局部辩证看属于中医痹阻之类,是由于腠理肌肤损伤,经络受阻,营卫失调,气滞血瘀而成。 4)湿热搏结主要形成由于皮肤划伤,正气虚弱,邪毒外入,壅滞气血,邪浊不排,臃和作肿,创面虽愈合,邪浊未泻,经几年于愈合处形成疤痕。 1.2 西医对疤痕病因的认识(2) 1.2.1 疤痕是物理生物化学等因素的损害,作用于人体皮肤软组织,导致皮肤软组织的严重损伤,而不能完全自行正常修复。转归纤维组织替代修复,留疤痕下即影响功能的局部皮肤。 “疤痕”综合来讲对人体带来好多方面的危害。由于疤痕表现为局部组织增厚,表面不光滑,有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失等变化。我们临床看到疤痕患者感觉异常,局部常常有痒痛等不适。有时达到难以忍受。部分病人可发生挛缩,造成畸形。给患者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带来巨大的肉体和精神痛苦,尤其是烧烫伤,严重创伤后遗留了疤痕。看到疤痕增生期的几年时间几乎让患者苦不堪言,而后的萎缩期又使患者面目全非,功能障碍,造成了患者极大的身心双重障碍。 1.2.2 车祸、摔倒、刺砸、抓咬等外伤为主要致病原因,其中车祸最为常见,而颈、胸、腹、四肢手术及各种治疗小手术也是致病原因;烧伤是第三位致病原因,无论平时或者战时烧伤都可引发疤痕。 疤痕本质是一种不具体正常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是细胞组织活动的不健全组织。对于伤前组织来说,总是一种不完善的替换。疤痕不仅破坏了体表美,还可妨碍相关组织或血管的生理功能,甚至导致畸形。 2 方剂的应用(3) 2.1 气血壅滞 治则:活血化瘀,解毒散结。方选:《医宗金鉴》桃红四物汤加减。主要药物:熟地15g、白芍15g 当归15g 川芎15g 红花10g 赤芍10g 金银花15g 陈皮8g三棱8g 莪术8g。 2.2 气亏阴虚 方选:《伤寒杂病论》桂枝新加汤。治则:益气养阴。主要药物:黄芪20g 党参15g 白芍15g 乳香10g 没药10g 水蛭2g 丹参15g。 2.3 经络痹阻 方选:《寿世保元》丹参活血汤。治则:解毒通络、活血散结。主要药物丹参20g 陈皮20g 川芎15g 红花15g 生地15g 苍耳子10g。 2.4 自拟内服方 1)消斑饮 白芷15g 麦冬10g 元胡15g 桃仁15g 红花10g 榔片10g等。 2)治斑散 丹参15g 陈皮10g 半夏8g 炙山甲5g 白芥子8g 川芎15g 红花10g 羌活10g 独活10g 蔓荆子8g 苍耳子5g。 3 西医疗法的应用 3.1 积雪苷外涂每日2次外涂皮损处。 3.2 湿润烫伤膏每日2次外涂皮损处。 3.3 加压疗法 在大面积非功能部位,采用的压迫方法有捆绑弹力绷带,穿戴弹力织物等,同时应用海绵、塑料片等结合使用(4)。这种方法减少了对新瘢痕脆弱上皮治疗的伤害,视病人瘢痕修复情况,使用一年,加压装置必须每天应用18-24小时,维持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