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房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docVIP

浅谈产房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产房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产房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睢军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业病防治所 030000)   【摘要】目的 分析产房助产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方法 总结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心理等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实施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建立全面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对职业危险因素分析,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助产人员职业暴露危害,最大限度地保护助产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助产士 职业危险 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1-0095-0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产科服务模式的改变,以及助产士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注定了助产士会经常接触到较多的危险因素,使助产士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成为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高危人群[1];同时在工作中承受着较大的职业压力,精神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经常暴露于各种危险之中,不仅严重威胁着助产人员的身心健康,还直接影响到母婴健康、产科工作质量。分析产房存在及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助产士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母婴安全。   1 产房常见职业危险的因素   1.1 物理性危害   1.1.1锐器损伤 锐器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内由针头及其他一切锐器所造成的使皮肤出血的意外伤害[2]。助产士在抢救产妇、会阴缝合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不同锐器,如各种注射针头、手术刀片、针剂安瓿、碎玻璃、缝合针等,护士的不良行为习惯如物品使用后不及时归位,回套针帽等,是导致锐器伤的危险因素。以针刺伤最多,感染疾病的可能性与针头刺入的部位、血中的病毒滴度及患者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3]。   1.1.2 噪声 分娩室集中了胎心监护仪、心电监护仪、吸痰器等设备,使用时发出的声音以及产妇分娩时的呻吟等形成的噪音,对人的身心影响很大,可引起头痛、头晕、耳鸣等,还可出现恐惧、易怒、心情烦躁、注意力分散等情绪,导致工作容易出差错。   1.1.3 紫外线 紫外线照射消毒使用不当可引起皮炎、眼炎、皮肤过敏等。高浓度臭氧吸入可引起气促、胸闷、肺水肿。   1.2 化学性危害 分娩室由于封闭式管理和严格的无菌要求,各种消毒剂应用很多;如含氯消毒剂、碘等,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对人的皮肤、眼、呼吸道及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 直接影响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   1.3 生物性危害 目前我国各种性传染病呈上升趋势,常见妊娠合并乙肝、丙肝、梅毒\淋病、尖锐湿疣、艾滋病等。 产房助产士工作特殊,经常面临急产、难产和母婴抢救,助产士常在产妇未完全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处置和抢救,在时间上来不及进行自我保护,经常直接或间接接触产妇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羊水等,在待产中为产妇按摩、肛查、灌肠,会阴擦洗和更换产垫,频繁接触羊水、阴道血性分泌物,排泄物等液体,如接触病人后不认真洗手、手上有伤口不戴手套操作,增加了职业危险的发生。   1.4 心理社会性危害 产科患者急症多,产程变化快,使助产士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加上社会人对分娩的高风险认识不足,一旦出现问题不能理解,甚至投诉、辱骂、威胁助产人员,损害了助产人员的身心健康。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助产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 增强产房工作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普及防护知识,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将职业防护纳入产科管理的重要环节。   2.2 加强业务学习 助产士除了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外,还应注意人文科学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学习,从容对待各种心理压力,减轻心理压力带来的身心损害。   2.3 物理性危害的防护 在使用缝针时应用持针器、镊、钳等夹取,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切忌用手接触缝合针。在会阴侧切和会阴裂伤修补缝合时,要小心谨慎,因操作部位不能很好的暴露,容易造成损伤。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套上针帽,禁止用手去弄弯或弄直针头,针头使用后应立即丢弃到专门的容器[4]。在接生过程中规范地进行每一步操作,注意力应集中,避免忙乱操作,导致意外损伤。一旦发生针刺伤后,应立即挤出伤口的血液,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用碘伏及70%乙醇擦拭。进行紫外线消毒时,要离开消毒现场,眼睛不要直视紫外线光源,消毒后及时开窗通风。监护仪器调节适当音量,加强仪器保养,避免设备老化造成的不必要噪音。做好对产妇的解释安慰,讲解分娩过程,保存体力,不要大声喊叫,以利分娩。   2.4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 了解消毒剂的理化性质,配制时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及时盖好容器,避免消毒剂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