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安全知识讲座PPT.pptx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知识讲座PPT

通用安全常识及个人防护二○一五年三月XXX1个体防护 防护用品主要有呼吸防护器具、头部防护器具、眼防护器具、身体防护用品、手足防护用品等。有毒化学品对人体的各器官系统都可能造成损害,有些还可能有致癌作用。个体防护用品是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一道屏障,是控制危害发生的一种辅助性措施。 2防毒面具受到有毒气体危害的典型症状 刺激性毒物可引起鼻炎、咽喉炎、声门水肿、气管支气管炎等,症状有流涕、喷嚏、咽痛、咳嗽、咯痰、胸闷、胸痛、气急、呼吸困难、发热以及头痛、头晕、乏力、情绪不稳、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按防护原理,可分为过滤式防毒面具和隔绝式防毒面具(自吸式、供气式)3 任何人进入可能发生有毒气体中毒的区域都应佩戴合适的防护器具,且在有毒区内禁止脱卸防毒用具。综 述当有害环境满足以下任意一个条件时,请选择隔离式呼吸防护设备:? 有害环境性质未知;? 氧气浓度低于18%;? 污染物的浓度未知或达到或超过IDLH (含有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浓度? 滤材不适用该污染物;? 污染物没有足够的警示性(气味)。 特别提醒6安全帽 使用之前检查安全帽上是否有裂纹、碰伤痕迹、凹凸不平、磨损(包括对帽衬的检查)。 戴安全帽时一定要将安全帽戴正、戴牢,不能晃动,必须系下颏带。 不能随意在安全帽上拆卸或添加附件,不能随意调节帽衬的尺寸。 不能私自在安全帽上打孔,不要随意碰撞安全帽。 不能放置在有酸、碱、高温、日晒、 潮湿或化学试剂的场所,以免其迅速老 化或变质。 使用有资质的厂家生产的有“LA” 标志的安全帽,注意其使用有效期。7防护眼镜和面具作 用●固体飞溅物对眼睛的伤害●化学飞溅物对眼睛的伤害●要选用经产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护目镜。●应参照使用说明书,了解各类防护眼镜或面罩的佩戴方法、注意事项、使用条件等,如在防御铁屑、灰砂、碎石等物体飞溅时要选择防冲击护目镜;在防御酸碱等腐蚀性化学液体飞溅时要选择防腐蚀液护目镜。●护目镜的宽窄和大小要适合使用者的脸型,佩戴后应检查是否稳固,在做弯腰、低头等与工作相关的动作时是否会脱落。●护目镜要专人使用,防止传染眼病。●为防止镜片刮花,存放时应将镜片朝上放置。 注意事项8耳塞和耳罩各种耳塞在使用时,要先将耳廓向上提拉。佩戴泡沫塑料耳塞时,应将圆柱体搓成锥形体后再塞入耳道,让塞体自行回弹、充满耳道。佩戴硅橡胶自行成型的耳塞,应分清左右塞。 取出耳塞时,先慢慢地旋松,然后逐步取出。 使用耳罩时,应先检查罩壳有无 裂纹和漏气现象。 无论戴用耳罩还是耳塞,均应 在进入有噪声车间前戴好,在噪声 区不得随意摘下,以免伤害耳膜。9防护手套要选择大小合适的手套。防护手套种类繁多,应根据用途来选用。防水、耐酸碱手套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观察表面是否有破损(吹气)。天然橡胶制手套使用时不得与酸、碱、油类长时间接触,并应防止尖锐物件穿刺。 10安全鞋安全鞋作为作业保护用鞋时只能在规定的安全性能范围内使用,并且只能作为辅助安全用具。通常安全鞋的鞋底由PU材料或橡胶材料制成,这些材料随着时间推移、使用环境以及穿着者的穿着习惯的变化,在物理和化学特性上会产生变化,使得防护鞋的耐磨、胶粘牢度、硬度、舒适性等功能方面逐步减弱。因此,使用者应时常留意鞋子的使用时间及鞋面、鞋底的磨损状况。明确安全鞋的防护性能,不要超越其防护功能使用。如穿不具有防酸碱性能的鞋子从事酸碱操作。11防静电服防静电工作服、防酸碱服、防高温(隔热)服、防辐射服12 在预防毒物中毒危害时,应按照源头消除毒物、降低毒物浓度、加强个人防护三方面制定预防措施。13加强个体防护 做好个体防护是预防毒物危害很重要的一项措施,是防止毒物进入人体的最后一道屏障。 防护服装、防护手套和防 护眼镜一方面可防止腐蚀性毒 物对皮肤、黏膜的直接损害, 另一方面也可防止毒物经皮肤 黏膜吸收;呼吸防护用品则可 防止毒物通过呼吸系统侵入人 体。14加强个体防护1)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环境为作业人员配备适量适用的防护器材,并制定使用管理规定。2)高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淋浴间和更衣室,并设置清洗、存放或者处理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劳动者的工作服、工作鞋帽等物品的专用间。结束作业时,使用过的工作服、工作鞋帽等物品必须存放在高毒作业区域内,不得穿戴到非高毒作业区域。3)在有毒物质的作业环境中,应根据毒物的特点和毒性,配置急救箱。 此外,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监护,使员工能够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使用适当的防护用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现场自救互救要点15 在可能或确已发生有毒气体泄漏的作业场所,当突然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时,必须想到发生中毒的可能性,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对策。a)如果身上备有防毒面具,则应憋住气,快速、熟练地戴上防毒面具,离开中毒环境。b)憋住气,迅速脱离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