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糊精接枝棉织物及其性能的研究
刘夺奎1顾振亚2汪季娟2
1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52天津工业大学材料化工学院,天津,300160
摘要:环糊精含有独特的疏水空腔结构,可以与一些客体分子如染料、药物、香精或香料等形成包合物,从而可以改
变这些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能。本文采用环糊精衍生物一一氯三嗪邛一环糊精接枝棉织物,探讨了影响接枝反应的因素,
并对接枝后织物的耐洗牢度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氯三嗪-i)-环糊精接技棉织物具有较高的接枝率和较好
的耐洗牢度。一氯三嗪一B一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经施香后,测试放置不同时间的释香速率。结果表明,接枝有环糊精的织
物的释香速率明显低于未处理织物,织物留香时间明显的延长了。
关键词:一氯三嚎一D一环糊精 棉织物接枝反应香料芳香纺织品
l前言
环糊精是由淀粉通过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降解而生成的含有6、7、8个甚至更多葡萄糖单元,
彼此间通过Q-1,4葡萄糖甙键连接而成的环状低聚糖。常见的环糊精有三种:a一环糊精(Q—CD)、
而成的环状低聚糖,见图1。其中B一环糊精的产率最高,应用也最广泛,其分子结构见图2。B一环糊
精分子的立体结构呈圆筒形,一端大,一端小。小端口处是由C一6上的7个伯羟基组成,大端口处是
由c一2和C一3的14个仲羟基组成,因此13一环糊精的外壁具有很强的亲水性。B一环糊精的内腔是由C一3
和C一5上的氢原子与C4上的氧原子组成,由于C-3和C一5上的氢原子对C一4上的氧原子的屏蔽作用,
使得B一环糊精的内腔具有强烈的疏水性,因此可以利用其疏水空腔包合客体分子(如香料[¨、药物[2’
3]、染料[4’5]等),形成包合物。
n6为a-CD;n7为B—CD;n=8为Y—CD
图1常见环糊精的分子结构
(空腔)
图2B一环糊精的分子结构
.132-
当环糊精与香精或香料形成包合物后,可以有效提高其耐热稳定性,降低其挥发速率,从而达到
缓释效果。将环糊精通过接枝、粘合或采用其他方法固着在织物上后,可以使织物上含有很多“香巢”,
这些香巢可以包合香精。施香工序简单,可以使用直接喷洒或对织物进行薰香的方式。此外还可以根
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香味,当香味释放完毕后,织物仍具有再次包合香精的功能,比微胶囊更加灵活
方便。
本文采用一氯三嚷一B一环糊精(MCT一13一CD)接枝棉织物,将13一环糊精接枝到棉织物上,赋予织
物13一环糊精的包合特性,并对接枝有环糊精的棉织物进行吸香释香测试。
2实验部分
2.1实验材料:药品和仪器设备
2.1.1实验材料
纯棉平纹府绸,纱支(28X28rex),密度(394×189根/lOcm)
2.1.2实验药品
无水碳酸钠、无水硫酸钠、苯甲醇、苯乙酮、苯甲酸乙酯、无水乙醇(以上均为分析纯)、一氯三
嗪一B一环糊精(工业品)
2.1.3实验仪器、设备
仪器有限公司)、UV-2401PC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
2.2实验内容
2.2.1MCT—B一环糊精接枝棉织物
2.2.1.1整理工艺
水洗lOmin,洗去织物上未反应的MCT-B—CD。
2.2.1.2性能测试
增重率测试:将处理前后的试样在烘箱中104C烘lh,然后趁热放入干燥器中,待冷却后称重。
处理前后织物的重量差
增重率%= ×100%
处理前织物的重量
5713—1997。
耐洗牢度测试:根据GB/T
2.2.2
MCT一13一环糊精接枝棉织物吸香释香测试
2.2.2.1织物吸香测试(浸轧法)
(1)香料浸轧液配置(体积比)
苯甲醇:水:无水乙醇=10:35.55
苯乙酮:水:无水乙醇=15.30:55
苯甲酸乙酯:水:无水乙醇=15:30:55
(2)浸轧方法
准确称取lg左右织物,放入浸轧液中,在恒温振荡水浴锅dP40C振荡6h,取出,浸轧一次(轧余
率为85%),室温自然晾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