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困T程热物理学会 传热传赝学
学术会议论义 编号:063246
环形浅液层内热流体波的可视化实验研究木
石万元。李友荣1 曾丹苓’今石宣之2
11
Tel:023—65
2284,E—mail:liyourong@cqu.edu.cn
摘要:对外壁加热、内壁冷却、厚度为1.Omm的环形硅油浅液层内的热毛细对流及其稳定性进行丫实验研究,
则察到丫旋转的螺纹状的热流体波,确定J,发生热流体波的临界温差值△巧=4.8K。证实了热流体波从两组逐
渐浈变为一组的发展过程,验证J,已自.的数值模拟结果。
关键词:热流体波;热毛细对流:硅油
1.引言
通过实验观察到矩形池内的热流体波【21,波的传播特征与SD的分析一致。在圆环形的液层
内,Schwabe等人做了较多包括常重力和微重力下的实验【4刮,他们声称观察到的温度波纹也
掣61。同时,他们的实验还发现,随着液层厚度d的增加Q2.5mm),在微重力下,三维振荡
的同心多罔热毛细对流可与热流体波共存。而在常重力下,则可能出现稳定的多圈对流12J,
最近,Peng等人通过数值计算也发现了类似的现剔丌,且判定单纯的热流体波发生在厚度小
丁.1.5mm的液层内。正是这个原因。Gamier掣8’9】的初衷是为了降低浮力对热毛细对流的影
响而采用了较浅的环形液层(厚度为1.2ITlm和1.9ram),实验却清晰地观察到独特的螺纹状
的热流体波,波的特征与SD的分析一致。但波纹的形状与Schwabe掣叫在较厚的液层里所
111111的
观察剑的并不一样。在较厚的液层里。Schwabe等16]即使在微重力下也只在厚度为2.5
液层表面观察到一例很短的螺纹状的波纹,且十分模糊。因此,热流体波只发生在较浅的液
层里,Schwabe等人观察剑的热流体波应该门属为二维振荡的热毛细对流或三维振荡的热毛
细对流与热流体波的共存状态。
在圆环形浅液层里,热流体波在周向的传播不受壁面的限制,便于观察热流体波的特征。
mm厚的环形液层里的螺纹状热流体
最近s“等【10J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不同径向温差下1.0
波,与Gamier等的实验结果很相似,虽然二者所采用的环形池的几何尺寸不一样。Shi等还
确定了发生热流体波的临界条什,而Gamier等的实验并未确定发生热流体波的临界条件,
也术见其它实验研究报道。这里,希望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已有的数值结果,并进一步理解
浅液层内热毛细对流不稳定现象~热流体波的特征。另外, 在1.0mm厚的液层里,由于
’-k
狮La ‘
’捧会项H:罔家自然科学堆金资助项日州o;
1429
2.实验装置
图1表示内半径为r,=20mm、外半径ro=40mm的环形浅池,内盛厚度d=-Imm的硅油。
铜质外壁通过电阻丝加热以维持高温死,铜质中心圆柱内通以恒温冷却水以维持低温疋。液
池底部为透明的有机玻璃,可视为绝热,液池顶端敞开,流体表面为自由面。流体温度的控
制及测量系统如图2所示,外环上设置一支K型热电偶(直径1mm)作为输入信号,通过
CO.,LTD,RS.1
PID控制器(SHIMADEN11)控制外壁加热量以调节外壁温度,内壁温度通
过K戳铠装热电偶测颦,内、外壁温差△7’通过两支反向相连的K型热电偶测量。流体局部
Co.Ltd.)测量,
温度的波动(T(t))通过一支裸露的K型热电偶(直径10gm,OmegaEngineering
采样周期为O.25秒,结果输入计算机保存。除测量内、外壁温差的热电偶以及测量流体温
度随时间波动的热电偶外,其余热电偶的冷端均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肺部感染的护理PPT.pptx
- 《义乌购案例分析》课件.pptx VIP
- 制造型企业运作体系(31).ppt VIP
-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通用8篇).pdf
- 2025初三英语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pdf VIP
- 《无关幸福》(猎人同人,西索与伊尔米。很经典的同人文) 作者SEMON_(宝典指南).pdf
- 2024届高考英语专题复习读后续写语篇训练 第三节 人与自然(语篇训练)四、自然灾害.pptx VIP
-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中《朗读者》解读.docx
- 夢と色でできている(Full)的乐谱的乐谱.pdf VIP
- 高考英语读后续写三大主题意境十大经典话题精选荟萃:01:个人成长篇(人与自我).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