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高等教育发展
瞿振元。
摘要:过去50年,农业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世界科技
进入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科技革命阶段。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
段,面临着新形势,对农业科技提出了新要求。高等学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农业高等学校要积极参与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从整体上实现农业高等教育的新突破,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农业高等教育;发展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业科技进步发挥了非常重
要的作用。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
贡献率。农业高校作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方
面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在新形势下,农业高等教育必须实现新突破,才能进一步推进
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一、农业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生产的贡献
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以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
人口,创造了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的奇迹。以粮食生产为例,我国粮食总产呈波浪
年为第四台阶,粮食产量达到5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用了14年时间(见下表)。尤其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开展以作物育种、作物栽培、科学施肥、灌溉节水、植物保护和耕
作机械化为主的粮食科技攻关与示范推广,在相关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研究表明,在
我国粮食持续增长的1978--1996年间,技术进步对粮食单产提高的总贡献中,优良品种
所占的贡献份额为33.8%,先进栽培耕作技术占总贡献的34.1%,植物保护等防灾技术
占总贡献14.2%,土壤改良技术占总贡献的17.9%。近年来,以现代生物技术、农业信息
技术为先导的农业综合技术的发展,为保障我国粮食与食物安全、协调资源利用与保护之
间的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瞿振元: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研究员,北京100083。
·23·
表 1949--2004年全国粮食总产变化
年份 粮食总产(万吨) 间隔时间(年) 年增加量(万吨/年) 年增长率(%)
1949 11318 , , ,
1958 20000 9 965 6.53
19r78 30 20 524 2.13
478
1984 40 6 1 7cr7 4.95
723
1钙}8 5l229 14 750 1.65
2004 46946 6 —714 —1.59
资料来源:引用[7]
二、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农业文明的进步是奠定和推动人类文明的根基。农业发展的历
史始终是建立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基础之上的螺旋式发展过程。在19世纪中叶的达尔
文杂种优势学说和孟德尔遗传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育种技术,在德国化学家李
比希的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基础上诞生的化肥工业和现代施肥技术以及20世纪40年代开
发的有机合成农药,被称为第一次农业技术革命,主要标志是良种、化学物质(化肥和农
药)和灌溉等四大支撑技术,正是这些当时的技术创新建立了常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推
动了20世纪下半叶农业的高速发展。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率在70%
以上。欧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率先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完成了传统农业
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