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监控量测在棚洞结构中的应用
江 臣1 胡学兵2 黄伦海2 蒋树屏2
(1.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南京210004;2.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重庆400067)
摘 要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瞩目的课题,目前在傍山隧道洞口结构形式的选取上存在一定
的局限性。棚洞作为一种桩、板、曲墙组合新形式的棚洞结构,在国内隧道结构设计中还是首
次采用,既无工程先例可供参考,也无规范算例可询。为了摸清棚洞结构形式的设计参数和受
力形态,本文结合宁(南京)淮(安)高速公路老山公路隧道棚洞结构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为
今后的结构设计和理论分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隧道棚洞 结构设计 施工 监控量测
1 工程概况
江苏老山公路隧道位于宁(南京)淮(安)高速公路南京江北段,按双向上下行分离的6车
道,行车速度为lOOkm/h,限界净宽14m,净高5m的标准设计,隧道内轮廓采用三心曲墙式断
面,全长3200m,为国内目前在设计中的最长的双向6车道公路隧道。
为了便于通风,隧道在中段设置凸型竖曲线,抬高道路纵坡,左右线分别以2座隧道的形
i。一一0.77%),两隧道之间设置路基,左右线分别长36m,60m。根据路线总体选择,洞口依
山傍水出洞,附近植被较好,有一定的偏压,隧道出口受构造影响,岩体整体性较差。为了与周
围景观协调,减少隧道边坡的开挖,老山2号隧道出口采用376m棚洞结构形式。作为一种
桩、板、曲墙组合新形式的棚洞结构,在国内隧道结构设计中还是首次采用,既无工程先例可供
参考,也无规范算例可询,为了摸清棚洞结构形式的设计参数和受力形态,展开了综合的监控
量测工作。
2棚洞结构设计和施工简介
老山二号隧道共设计了376m长的棚洞结构。棚洞靠山侧(面向洞口方向左侧)结构内轮
廓与暗洞隧道完全相同,外侧为边坡,该侧内部结构为C35钢筋混凝土暗拱,暗拱和边坡之间
先回填0.6m高的碎石,形成过水系统,然后采用5.4m高的干码片石,最上面采用土石回填。
边坡下部采用1:0.3坡比放坡,采用加肋喷射混凝土锚杆挡墙防护,边坡高度大于10m时,
设置1m的平台,上部继续采用1:0.3放坡,并采用声32自进式锚杆加强防护;右侧采用平板
斜柱支撑体系,板厚0.80m,柱为1.4mX1.4m方形柱,相邻柱中心距为12m。柱底设桩基
础,并在斜柱对应位置设置0.35m×0.5m的横向地基梁,连接左右两基础。棚洞上部为
回填夯实土石,植草绿化。棚洞顶设有排水沟,将坡顶汇水统一排走。标准设计形式见
图1。
棚洞施工顺序为:第一步:边坡开挖,采用逆作法,自上而下边开挖边防护。第二步:棚洞
边墙扩大基础和桩基础施工。第三步:斜柱及其基础施工。第四步:斜柱间托梁施工。第五
步:棚洞边墙、拱和顶板施工。第六步:棚洞防水层施工。第七步:棚洞边墙浆砌片石回填。第
八步:顶部土石回填及植草绿化。
1 98
一目3:邋廿忉《一髓扛魁精菇鼙
_【团
199
3监控量测内容及成果分析
3.1监控量测内容
棚洞结构设计中,最关键的在于荷载如何取值,棚洞结构施作完毕后,回填土石对结构的
压力多大?边坡是否为稳定边坡,如不是稳定边坡,对结构产生的力有多大?在外荷载的作用
下,棚洞结构安全否?这些都必须通过现场监控量测才能准确、直观地判断。为此,施工过程
中,对边坡和棚洞结构都进行了仔细地监控量测。在坡顶外设有地面沉降测点,在坡面设有围
岩内部位移和锚杆轴力测点。在斜腿、顶板、曲边墙、地横梁上均设有混凝土内部应力监测点,
在斜腿立柱内型钢上设有型钢内力监测点,在浆砌片石、回填土石与坡面及结构间设有接触应
力监测点。监测测点布置情况见图2。
原地面线
圈2棚洞结构监测测点布置图
图中1~5处埋置压力盒,6~8、12处埋设应变计,9~11处埋设应变计或钢筋计
3.2现场监控量测成果分析
a.坡顶沉降监测
图3为坡顶外地面沉降一时间曲线(“+”表示隆起,“一”表示下沉)。从稳定后的变形来
看,坡顶5m,7.5m,10m处测点最终都表现为微小的向上隆起趋势,而坡顶2.5m处测点表现
为向下滑动的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现代新型产业园区在区域产业集群中的特殊作用研究.pdf
- 现代新型预应力结构设计理论研究——考虑次内力影响的后张预应力超静定结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研究.pdf
- 现代易货贸易的电子商务模式研讨.pdf
- 现代永磁电机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特邀报告研究.pdf
- 现代有轨电车道路平面布局研究——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轨电车1号线为例研究.pdf
- 现代智能办公建筑的理性思考研究.pdf
- 现代测绘技术与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研究.pdf
- 现代沉积环境中铁的微生物矿化作用研究.pdf
- 现代测验多面Rasch技术在学科能力测评中的应用研究.pdf
- 现代沉积物石英E心的ESR测量研究.pdf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5年新版教材).pptx
- 锂离子电池前驱体磷酸铁合成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docx
- 2024年东盟石油和天然气更新报告(英文版)-东盟.docx
- DB3209_T 1207.2-2022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文件归档和档案移交范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