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察业务探索 深圳市第十届检察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集
监所在押人员管理的思考’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行,随着我国一系列刑
事法律的发布和实施,犯罪分子受到严厉打击。但治安形势仍然严峻,刑事案件
呈上升势头,抓获的犯罪嫌疑人有增无减,看守所的关押量居高不下。在在押人
员多,工作量大,监管情况复杂的情况下,从监所检察和监管工作的角度,随时
研究掌握狱内动态和在押人员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教育,对于促进
在押人员遵守监规,认罪服法,思想改造,对于保证监所安全和刑事诉讼的顺利
进行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在押人员基本状况、心理状态和管理对策谈谈笔者
的粗浅见解,以供思考。
一、对在押人员状况分析
宝安区看守所属特大型看守所,近两年来月平均关押量达3000人,居全市
六区之首,占全市在押人数1/3。搞好这么多在押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是一件
不容易的事。我认为要完成这么庞大的工作量,必须研究掌握在押人员的基本情
况,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宝安区看守所在押人员的基本情况是:(1)犯罪
嫌疑人主体方面。从犯罪主体身份看,90%属外省人员,95%属无业人员;从文
化程度上看,90%属于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从年龄上看18岁至30岁的占
90%,犯罪呈年轻化趋势。大部分在押人员抱着赚钱、“淘金”的心理从较贫穷
的内地来到深圳,进不了关内就滞留在宝安区。由于他们文化素质低,找工作不
容易。生活无着落,凭年青,精力过剩,就疯狂进行盗抢等犯罪活动。(2)犯
罪类型方面。盗窃、抢劫、抢夺、绑架、敲诈勒索等犯罪居多,占案件总数的
80%。作案者经受不了经济特区繁华和高消费环境的诱惑,贪图享乐,嫌打工辛
苦,收入低,妄想一夜致富过上好生活,继而进行各种侵犯财产型的犯罪,破坏
特区的繁荣和稳定。(3)犯罪原因方面。一是满足个人生活享受需要而犯罪。
他们错误地认为,要想不辛苦干活,也能很快地“享乐”、“过上快活日子”,通
·陈培荣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检察院
监督
过作案获取财物是惟一的捷径,因而为了生活享受而作案。二是法律观念淡薄。
作案者大多是法盲,有的触犯了刑法,还问为什么要把他抓进看守所,更不知是
犯了什么罪。有的为了获取财物,铤而走险,疯狂作案,以至成为“二进宫”、
“多进宫”的人物,养成一种犯罪癖。三是他们的行为具有强烈的反社会性。他
们看到他人高生活标准享受,“看不惯”,进而要他人“出血”,“分”出些财物。
有的组成团伙,多人或十多人共同进行暴力犯罪,肆无忌惮,使社会不安宁,作
案后群众仍心有余悸。有的引导他人犯罪,成为团伙头目、教唆犯,对社会危害
更大,这些人应当严厉打击。
对在押人员心理状态剖析
从上面对在押人员情况分析来看,看守所关押着各种各样涉嫌犯罪的人员,
他们人数众多,情况复杂,各个在押人员心理状态会随着诉讼阶段或其他原因的
变化而随时发生变化,这给管理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驻所检察官配合看守
所干警注意研究和掌握在押人员心理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有助于解
决这些问题,有利于监所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工作实践中,笔者认为在押人员主
要存在如下几种心理状态:
第一,恐惧心理。当在押人员被关进看守所后,看到高墙铁网,武警荷枪,
看守禁严,才体会到法律的威慑力。关押使他们精神上遭受打击,由此带来的痛
苦煎熬笼罩在他们心头。他们心里无底,不知以后的时IEI怎么过,心里害怕。尤
其是进入监所的初犯,恐惧心理更为突出。恐惧心理一般表现为神情紧张,甚至
啼哭,整天焦虑烦乱,坐卧不宁,疑神疑鬼,忧虑重重等症状。
第二,悔恨心理。在押人员悔恨心理的表现形式:一是认罪悔罪。在押人员
入监后经教育已意识到自己所实施的行为给社会、被害人、家庭造成了危害。认
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深感自己对不起家里父母、夫(妻)、子
女、兄弟姐妹等。他们深感内疚,从而引咎自责,遂下决心“金盆洗手”(不干
了),重新做人。真正产生了“悔意”,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反应。二是消极抵
抗。即悔恨自己作案手段不够高明,或同案“兄弟”不讲义气,出尔反尔才使
自己身陷囹圄。较明显地表现出一种“恨”意,这是一种令人担忧的消极心理,
多表现在“多进宫”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