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口腔科器械消毒的临床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口腔科器械消毒的临床体会
杨海芹(陇川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云南陇川 678700)
【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243-02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口腔科门诊在诊疗过程中院内医源性交叉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 提出基层医院口腔科门诊可能存在的院内医源性交叉感染危险因素,设立7个方面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结果 通过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能有效地预防控制基层医院口腔科门诊院内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结论 基层医院口腔科门诊完全可以通过制定健全的工作制度、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预防及控制口腔科门诊诊疗病人在院内发生医源性交叉感染。
【关键词】基层医院口腔科门诊 院内医源性交叉感染 危险因素 对策
基层医院口腔科门诊患者流动性大,病情各异,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均在一般患者中间就医,在口腔疾患的诊疗过程中,口腔科医务人员的手、器械在操作过程中可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病菌等,极易导致医患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院内医源性交叉感染。因此,了解基层医院口腔科门诊存在引起院内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基层医院口腔科门诊院内医源性交叉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是十分重要和必须的,现将我院近年来口腔科器械消毒在临床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与各位同仁分享。
材料:采用目前我院临床中使用较多的高速手机、洁牙手柄、脱冠器、车针、探针、镊子、扩大针口腔器械各20件作为试验器械。以2%戊二醛液、氧化电位酸化水、健之素液作为试验用消毒剂,高压蒸汽灭菌器作为消毒器械。
方法:(1)将纯化20mg/mL HBsAg用含10%小牛血清PBS稀释配制HBsAg悬液200mu;g/mL,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用磷酸盐缓冲液制备成含菌量为107~108cfu/mL的菌悬液。(2)吸取HBsAg悬液、葡萄菌悬液分别均匀涂布于经灭菌的手机、洁牙手柄、脱冠器、车针、探针、镊子、扩大针器械前端5cm长范围,1h后进行试验。(3)将人工污染后的口腔器械完全浸入不同的消毒液中,浸泡30min后取出做无菌检查;将人工污染后的口腔器械用双层纯棉布包好后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进行消毒处理,对灭菌后的口腔器械进行无菌检查。
1 引起院内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
1.1 基层医院条件限制和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足
1.2 空气污染
1.3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不彻底
2 感染途径
2.1 吸入感染 在口腔疾病的诊疗操作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直径大小不等的微粒(气溶胶),而这些微粒很容易被直接吸入肺部,甚至引起肺部感染(包括患者和医护人员)。
2.2 接触感染 患者口腔中的分泌物、血液、细菌等通过未彻底灭菌的医疗器械,传给另一患者导致医源性交叉感染发生。另外,污染的医疗器械不慎刺破医护人员的手,亦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感染。
3 对策
3.1 提高口腔科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组织口腔科医护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提高对院内医源性交叉感染的认识,并在思想上重视起来,积极做好医院内医源性交叉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3.2 加强环境管理,作好个人防护 口腔科诊室、治疗室需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室内用紫外线照射2次/d,1h/次。诊断桌、窗台、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d。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前后均做到规范洗手。为确保医患安全,操作者应戴一次性手套,并做到一人一用一洗手。
3.3 更新口腔器械,改善清洗、消毒、灭菌方法 手机选择耐高温而又耐湿的品牌,且配备足够的周转基数。手机清洗:手工清洗不能将手机内部及回吸物清除,因此,使用后手机空转30s后,再清洗手机上的污垢,并使用超声清洗消毒机在清洗过程中加入清洗剂、消毒剂或酶等,从而达到彻底清洗手机内部的目的,清洗消毒后的手机采取全自动注油,纸塑封包,然后再高压蒸汽灭菌,真正做到“一人一机一高压蒸汽灭菌”。使用过的非一次性口腔器械要按:消毒—清洗—灭菌的程序处理。各类车针、扩大针、拔髓针、牙周刮治器、拔牙钳、牙挺、洁牙器、金属调刀、三用枪等使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再清洗擦干后分类,独立包装,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3.4 对一次性物品加强管理,并合理使用 口腔科检查器械一律使用一次性物品,厂家商家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并要求提供购进物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山西省晋城市某中学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英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征兵考试例题及答案.docx
- 房产和子女归女方离婚协议书8篇.docx VIP
- ISO∕IEC 20000-1:2018《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第一部分:服务管理体系要求》之13-“7.3意识”理解与应用指导材料.docx VIP
- 外教社新世纪日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日本文化导读 PPT课件 U1.pptx VIP
-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pdf VIP
- BIM建模及应用BIM软件简介97课件讲解.pptx VIP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高三(上)摸底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VIP
- 厂房租赁合同,厂房租赁合同范本.docx VIP
- 2018电容及电容器高中物理一轮复习专题.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