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组合.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组合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组合 吴晓林(礼县第一中学 甘肃 礼县 742200) 诗就广义而言,就是诗歌,包括古体诗、近体诗,也包括词和曲。从感性的描述上说,鉴定诗的优劣、好坏的基本尺度,就是诗味的有无浓淡。诗味也称为诗意,就是诗的本质属性。诗主要有三味:诗情美、意象美和意境美。“三味”愈浓则诗愈好。本文主要谈诗的意象美方面的问题。 意象包括意和象两种元素,“意”指情思,“象”指物象,意象是意与象、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体,是客观的外在物象与诗人的内在情思相融合而成的艺术形式。如黄巢的《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香正气透长安,满城尽是黄金甲。”诗中的菊花透出了作者的反叛情绪。李清照笔下的菊花则渗透着作者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情怀。“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样是浮云,在李白不同的诗里也表达不同的意思。 意象组合方式最主要的是剪影式。在一定的时空领域内截取生活里富有典型性的转瞬即逝的横断面就叫一幅剪影,其特点是富有凝固感。如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就是截取了一位戎马倥偬的诗人回马遥望看不见的家园泪水沾湿衣襟时,遇到回京使者,让他捎个口信以报平安这样一个横断面构成的一幅剪影。也可以由几幅剪影组成一首诗,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 1.层递式:即以空间位移或时间流动为线索来组合意象。有多种具体方式: 1.1 时间层递式。主要以时间流动为方式组合意象,串联若干幅剪影。此类诗往往有较强的叙事性和情节性,有鲜明的节奏感,造成诗的多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如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作者截取了一生中少年、壮年、老年三个时期的三个典型性片段,构成三幅剪影,以时间为序层层递进展示意象,营构全词意境。同时以“听雨”为线索,描绘这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生活境遇中“听雨”的内心感受。依次写了“少年听雨歌楼上”的温馨柔情、“壮年听雨客舟中”的苍凉凄清、“老年听雨僧庐下”的孤凉幽情。全词词短情长,富于凝练美。浓缩了数十年、千万里于尺幅之中,将少年风流、中年漂泊、万年遁世的人生道路笼括于词中,再现于画面。同时截取三个横断面,以点带面,连点成线,奏出了宋王朝日薄西山之际特别富于典型意义的“人生三部曲”。既是作者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个人生活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共同遭遇和命运的写照,更是那个风雨飘摇、江河日下的末世、乱世的写照。 1.2 空间层递式。主要以视点在空间下的位移轨迹为线索。其基本方式一是由远及近,表现的画面由大到小、主要部分突出于整个画面;二是由近及远,取景范围由小变大。如王之涣《凉州词》,写作者边地听笛有感,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愁怨。全诗采用由远及近的层递式布局,大致包含三个意象层次,视点由远及近,由外向里,逐层推进,向中心意象(羌笛)推进。外围意象两个(黄河、高山),一个指向极远处,一个指向极高处。大河、高山纵横交织,构成了视野阔大,境界雄宏的大背景。“一片孤城”在天边外围意象的反衬下更显其“孤”。然后画面向前推移到那只正在吹奏哀怨曲调《杨柳枝》的“羌笛”上。“杨柳”“春风”这些虚虚实实的意象附着在中心意象“羌笛”之上。 1.3 时空层递式。艺术构思中,往往以一个元素为主,辅之以另一个元素,时间层递往往伴随空间位移,即时空层递式。如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首诗以小见大,似美实刺。写节令习俗,却折射出国家大事,涉及到特权、皇权。后两句表面看是歌功颂德,歌颂皇恩浩荡,泽被权臣,实际上是暗含讥诮,讽刺皇权旁落、权臣跋扈。全诗以时空层递式组合意象,匠心独运。四句诗中,一句一幅剪影。从空间角度看,前三幅剪影“春城飞花”“东风御柳”“汉宫蜡烛”是特写镜头,“蜡烛”是中心意象,象征皇权。春城——汉宫——蜡烛,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由外向内逐层缩小,步步内聚,聚于蜡烛。第四句将镜头一拉,视野扩大,中心意象四周发散,“轻烟散入五侯家”,皇权旁落之意见于言外。从时间角度看,前两句是白昼之景,后二幅是日暮之景,从白昼到日暮,以时间层递安排。 2.反差式(对比式) 以对比反衬为手段来组合意象,即把两种或两组相互对立矛盾的意象并列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反差。如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花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上片两幅剪影,映现出元宵灯潮的大场面。 然后将画面移向幽雅、僻静、富于诗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