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永远不变的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6永远不变的是

永远不变的是“变”(1) 2008年02月28日00:00上午在改学生的日记时,突然发现一部分学生的日记中有一些特别精辟的句子,比如说昨天邢菁菁同学的“人与人的差别就在于自控力”。我心念一动,与雍海涛商量,能不能在教室里让学生把这些精辟的句子贴出来,并署上姓名。这样,对自己、对别人都有一些促进作用。雍海涛也觉得这个方法很好,我们决定采用。 李欣在日记里面回顾了昨天我发火的情景: 今天中午突如其来的一个集中使我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我们的宿舍生活被评为了黄旗,自然这里可能有一部分是我的原因。比如说我们宿舍经常较晚熄灯,故造成早上不能及时起床。又如我带零食来学校在同学间造成了一定不良风气,总之这些我都会加以改正,相信以后会做得更好。 另外中午老师还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学习,相比之下,我顿时觉得非常羞愧。因为平时在学校中时间抓得不太紧,而回家后反而更放松了。在家一天的学习还不如在学校半天的学习效果好,真是惭愧。所以我今天反省了一下,决定应该更加好地利用时间。晚自修我利用一节课时间集中精力背了5篇课文,用功程度为80%也差不多了,以后我一定会效率更高的。 李欣是一个很好的同学,我的那通发言其实不是针对他,而是针对另一些学生的。但是当众只讲现象不讲人的批评常常会取得这样意外的效果。我一笑置之。 由于每天都要写日记,并且从昨天开始,每篇日记都有字数要求,一部分学生开始写与集训无关的一些内容,比如陈冰冰写了动漫,而另一位我曾经表扬日记写的很认真的吴怡,则交上来一篇很深刻的日记: 有一段时间,我很厌恶生活,那时我碰到了一些挫折,心情特别灰暗。有一次,我和父亲公司的一些员工在一起,我问了他们一个很简单但是又很复杂的问题,“人早晚都要死,而死后得到的却只是别人对你的评价,无论好坏,对于已死亡的你来说,已没有任何意义,那么,人活着究竟为什么?”其中一个人给了我一个很简单的答案:“人活着是为了让你的死亡过程更加精彩。”我听后愣住了,这个答案出乎意料。当晚我躺在床上时,反复想着这句话,觉得很切合实际,又很虚幻,却刚好击中了我叛逆的思想,让我无言反驳,很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并且还改变了我那种悲观的思想。我每次想起他这句回答,都非常感叹,以至于到了“崇拜”的地步。现在我对人生充满信心,可能就源自于他的一句回答。 关于死亡的问题每一个到了这种年龄的孩子都思考过,而且肯定还不止一次。这个人的回答确实不错,但是也还没有精辟到让我“崇拜”的地步。可是,小孩子的想法有时是很奇怪的,因为这句话他可以改变人生态度,我就在想,这个话为什么不是我们老师说出来的呢? 生死之道,很难参透,原本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之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以前曾经看到过有人呼吁对中学生进行死亡教育,当时还有点不以为然,现在读了吴怡的日记,却一下子警醒。学生关心的问题就应该是教育关心的问题,难道不是吗? 郝志远前几次的周记都很短,在限定了字数之后,一下子就写出一篇很好的日记来: 不是应通过集中注意力来背书,而是应通过全身心的投入来集中注意。只有把心思全放在背书上,才能做到集中注意。下午,我来到图书馆背书,以为会安静些,不想高中部的同学们也在图书馆搞活动,对面不时传来说笑声,把我背出的句子打得支离破碎,严重分散我的注意力。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要分心,可怎么也没用,我想,除非我是聋子,不然怎么可能听不到他们讲话。一段时间内,我不停提醒自己不要理会他们的声音。到最后,我再没办法了。不管了,硬着头皮背吧。一段艰难的背诵后,我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书本,到后面竟忘了有人在讲话。这让我明白,注意力不是一下子就能集中的,而是一步步达到忘我的境界。 2008年02月28日00:00今天的日记批得很慢,几乎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批完。我思索下一步的工作。 很早以前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支开拔远征的军队,要穿过一片积雪区域。天空纷纷扬扬地落着鹅毛大的雪花,士兵们的眼前除了白茫茫,就是素裹银装。忽然,有一个士兵痛苦地捂住双眼,“上帝啊!我什么也看不见了!”没过一会儿,几乎呈几何级数增加的士兵身不由己地患上了这种怪病。 这个故事其实说明一个很简单的事实,那就是眼睛是适应变化的。据说人被眼镜蛇攻击时,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动,一动不动的话,眼镜蛇看不到你,但是只要稍微动一下,眼镜蛇就会看到你。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眼睛看到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物体的变化。 其实,又何止是眼睛呢?人的心灵也是这样的。 背书背得久了,烦躁肯定是有的。有学生提出来是否搞一些竞赛,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可以活跃班级气氛,为学生的背书生活注入一些新的变化。于是到了班级里,我宣布,这段时间,我们来搞一些背书的竞赛,今天下午的自修课,首先进行第一轮的比赛,每个小组各出一名选手,每人挑一篇自己感觉背得最熟的一篇文章,当众背,大家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我和学生很快制定了简单的规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