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及抗感染导管的应用情况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及抗感染导管的应用情况
(贵州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贵州贵阳 550002)
【摘要】中心静脉导管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其满足临床各种监测、治疗的需要的同时,一些危重患者、免疫力下降等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仍困扰着临床,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简述了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以及抗感染导管在临床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术;医院感染;预防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7-0087-02
中心静脉导管(CVC)是目前重症医学科(ICU)重要的监测、治疗、抢救的重要措施,各种危重患者术中、术后的监测、补液、输血、胃肠外营养、输入抢救药物等措施的重要通路,而其在救治各种危重患者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带了医院感染的隐患[1]。对此,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及分析,提出了相关感染的风险因素及预防对策。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eram infection CRBSI)的预防措施对危重患者的转归具有重要影响。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预防CRBSI广泛采用的措施,以及新近采用的抗感染导管的应用情况(也称抗生素浸润导管Antimicrobial-impregnated catheters)作一综述。
1.流行病学
1.1 感染发生率
各类导管的血行感染发生率不同,从2.9-11.3/1000不等[2],感染率相对较高的是长期留置隧道式带套 囊透析导管,而中长周围静脉导管的感染率较低。CRBSI不仅与导管类型相关,还与医院规模、导管留置的位置及时间有关。
1.2 病原体
革兰阳性菌是主要的病原体,常见的致病菌有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曾是CRBSI的最常见病原菌,约占CRBSI的13.4%。随着广谱抗生素应用日趋广泛,真菌在院内血行感染的比例越来越高,白色念珠菌是常见的病原体,感染率为5.8%[3]。
2.感染危险因素
在ICU监护治疗、病情危重、免疫力下降、伴随严重潜在疾病,或重大手术术后、长期广谱抗生素使用史、多种介入置管患者。
3.CVC引起CRBSI的预防措施
3.1 严格掌握CVC置管的指征
仅在危重患者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机大量补液、抢救用药时置管,长期肠外营养及深静脉化疗采取留置PICC。
3.2 置管部位的选择
股静脉置管因其临近会阴部,皮肤寄生菌多,且容易受排泄物污染,易导致感染,研究显示,对于普通导管,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率和并发症远低于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置管所产生的感染率[4]。
3.3 规范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过相关手卫生、戴无菌手套、消毒、铺巾等正规培训,正确手卫生或消毒能有效减少CRBSI[5];消毒使用2%氯己定效果优于10%碘酊及70%乙醇[6],消毒范围>5cm,在导管穿刺时如果没有最大无菌屏障,CRBSI感染率可高达6倍[7]。
3.4 每日评估是否需要保留导管
CVC并没有明确的留置期限,但应每日评估保留的必要性,留置导管越久,CRBSI的风险越高。另若置管时没有保障无菌操作,应在置管48小时内更换导管,更换导管时不应用导丝来更换,应在其他部位重新置管。高度怀疑感染源为导管时应立即拔除导管,并进行导管半定量或定量细菌培养。
3.5 导管的固定
免缝合导管固定较传统缝合固定CVC的CRBSI感染率更低。
3.6 敷料的选择
不提倡用透明敷料,有研究表明,透明敷料比棉质敷料更易导致感染[8],纱布敷料择应每日更换。
4.导管的选择
4.1 普通导管
有统计表明,普通导管在留置le;10d是感染率为8.3%,11~20d为27.8%,ge;21d为66.7%[9]。
4.2 抗感染导管
为抗生素/消毒剂浸润导管,如头孢唑啉、万古霉素、氯己定、磺胺嘧啶银(CHSS)、利福平四环素、利福平或咪康唑,这种抗感染导管将抗生素/消毒剂如在导管壁的表面或者与导管中的聚脲胺脂分子结合,当置管后,其内的抗生素、消毒剂便开始逐渐释放,从而能够起到持久的抗菌作用,目前已被用于预防CRBSI。此类导管以发展至第二代产品,其为在导管外层和内层均有抗菌涂层,据国外统计,第一代(仅外表面有抗菌涂层)抗感染导管的例感染率较普通非抗菌涂层导管感染率下降,而后来出现的第二代抗感染导管又较第一代抗感染导管的感染率低[10]。另有报道也统计了普通导管和第二代抗感染导管的成本效益分析,虽然抗感染导管费用较普通导管为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