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对历代治黄的认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对历代治黄的认识
张娇娇1 赵亮2
(1.惠金河务局;2.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图分类号:TV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1)09-0083-01
摘要:治黄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无疑是其重要内容。根据中央科学发展观和水利部治水新思路,从黄河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新时期的治河方略,充分体现了人与河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要求,为未来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确立了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治黄;工程措施;可持续发展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在历史上,黄河流域水旱灾害频繁,特别是黄河下游洪水灾害最为严重,曾经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被成为“中国之忧患”。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治河事业,领导领域各族人民进行全面治理、综合开发,黄河已经开始由害河变为造福人民的利河。
一、悠久的治河历史
面对黄河,我们的祖先不是顶礼膜拜,而是与黄河水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思考、总结,形成了多种流派的治河思想。人类与黄河搏斗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河方略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治黄方略的发展主要有5个阶段:
首先就是大禹的疏导思想,是治黄思想的第一次发展,由“堵”到“疏”,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一次大进步;接着是汉代,从疏导洪水,引水入海,到以堤防约束洪水,是古代治黄方略的第二个阶段;在明代中叶以前,分流思想在治黄实践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治黄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明清时期,分流转变为“束水攻沙”成为了治黄方略的第四个阶段;到了近代,李仪祉等治河专家提出了治理黄河要上中下有结合,治本与治标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治水与治沙结合,兴利与除害结合的综合治理方针,这是治黄方略的第五个阶段。
在治河实践中,以上种种治河方略和治河主张,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为形成今天的“拦、排、放、调、挖、综合治理”方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人民治黄新纪元
1946年,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从此开启了人民治理黄河的新纪元,迄今已历整整60年的岁月。60年的治河实践,伴随着一次次重要的黄河规划,一个个重大治黄问题的讨论,一系列积极而富有创见的治黄主张或建议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治黄思想。同时,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兴建各类水利工程,使黄河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治黄成就举世瞩目。
在人民治理黄河的半个多世纪里王化云主持治河时间最长,并使治黄真正由下游防洪走向了全河治理,其治河思想也由“宽河固堤”到“蓄水拦沙”,再到“上拦下排”,逐步发展到采用“拦、用、调、排”的综合治理,使全河形成比较完整的综合利用工程体系。此后黄委又分别于1990年12月修订完成《黄河治理开发规划报告》,于1991年8月提出《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简要报告》,1993年12月和1996年初分别编制完成《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黄委在编制完成《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后,又在水利部的领导下,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步伐的精神,结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求和黄河的实际情况,围绕黄河目前最为突出的洪水威胁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恶化等3大问题,开展了《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研究。《黄河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提出解决黄河3大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防洪减淤方面,采取“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方策,控制洪水;“拦、排、放、调、挖”等综合治理措施,处理和利用泥沙。水资源利用及保护方面,提出了“开源节流保护并举,以节流为主”的基本思路。水土保持方面采取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小流域为单元;采取工程、生物和耕作综合措施,注重治沟骨干工程建设。
国务院于2002年7月14日正式批复《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黄河近期重点治理开发规划》根据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部署,分析当前黄河治理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规划用10年左右时间初步建成黄河防洪减淤体系,重点河段防洪工程达到设计标准,基本控制洪水泥沙和游荡性河道河势;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体制,节水初见成效,基本解决黄河断流问题;基本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使干流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支流水质明显改善;水土保持得到加强,基本控制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近期要把黄河下游防洪减淤作为治理的重点;把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放到突出位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