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新进展(完整版)PPT.ppt

  1. 1、本文档共2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肺复苏新进展(完整版)PPT

4、循环支持 一旦气道通畅并提供2次有效人工呼吸,施救者要决定是否实行胸外按压以提供循环支持。 ⑴ 摸脉搏:1岁以上小儿,颈动脉搏最易触及。1岁以下小儿,可摸肱动脉或股动脉搏动。 ⑵ 胸外按压 为使按压有效,小儿应放在坚硬的平面上。对没有头颈外伤的婴儿,施救者可用前臂支持婴儿的躯干,用手托住婴儿的头和颈,注意婴儿的头不要高于身体的位置,这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施救者的另一只手施行胸外按压,按压后前臂托起婴儿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① 婴儿胸外按压:有两种方法,即双指按压法和双手环抱按压法。双指按压法适合于1位施救者操作,一手施行胸外按压的同时,另一只手可用于固定头部,或放在胸后轻轻抬起胸廓,使头部处于自然位置。这样在按压5次后能及时给予人工呼吸,而不需要重新安置头部位置。双手环抱按压法是2拇指重叠或并列压迫胸骨下1/2处,双手围绕患儿胸部,适合于2位施救者同时操作,1位胸外按压,另1位人工呼吸,与双指按压法相比,双手环抱按压法可产生更高的动脉收缩压和冠状动脉灌注压。 ② 小儿胸外按压:单掌按压法,适用于1~8岁小儿,将一手的掌跟部置于患儿胸骨下1/2处,注意不要压迫剑突,手指抬起离开肋骨,仅手掌根保持和胸骨接触。手臂伸直,凭借体重,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至胸廓前后径的1/3~1/2,即2.5~4cm。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每按压5次给予1次有效通气。 ③ 8岁以上小儿胸外按压:按压方法基本和成人相同,用双掌按压法。 婴儿和8岁以下的小儿,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为5:1;对8岁以上的患儿,在气道通畅时其比率为5:1。 施行心肺复苏后约1分钟及每隔1分钟,应重新评价患儿的自主呼吸及循环状态。 5、解除气道异物 上呼吸道阻塞在儿童心搏呼吸骤停中占有很大比例在儿科年龄组因异物吸入死亡者90%以上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65%为1岁以下儿童。 对婴儿推荐使用拍背和胸部冲压法以排出异物,1岁以上小儿建议采用Henimlich手法及卧位腹部冲压法。 ⑴ 拍背和胸部冲压法。程序① ~ ⑥ ⑵ Heimlich手法 适合于神智清楚的小儿。 ⑶ 卧位腹部冲压法① ~ ⑦   适合于神智不清楚的小儿。 通过以上A(气道通畅)、B(呼吸支持)、C(循环支持)可以给心搏呼吸骤停患儿提供基本生命支持,有可能恢复其自主呼吸和心搏。这一阶段ABC三步骤,任何人稍训练即可掌握操作方法,所以基本生命支持方法除医务人员外,急救人员、家长、教师、保育人员、幼教人员、都应学会,一旦发现心搏呼吸骤停的患儿可立即采用,尽量缩短心脑完全缺血缺氧的时间。这对提高心肺复苏成功后并发症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二、小儿高级生命支持 高级生命支持是在基本生命支持的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特殊技术(如面罩一气囊正压通气、人工呼吸机、心电监护、除颤仪和药物等)建立更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 (一)给氧和通气 1、吸氧:对气道通畅的患儿可用鼻导管 或面罩吸氧。 2、面罩一气囊正压通气:可提供各种浓 度的氧气。 小儿所用复苏囊的面积至少450ml。 面罩一气囊正压通气时可使气体进入胃内引起胃膨胀,对神志不清患儿可于环状软骨加压以减少胃膨胀的发生,并防止胃内容物反流,但压力不可过大,以免气道受压阻塞 。 3、气管插管 经气管插管可提供最有效最安全的辅助通气方法。 (1)气管插管适应征 ①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呼吸动力减弱或呼吸停止。 ② 功能性或解剖性气道梗阻。 ③ 由于呼吸功能增加导致呼吸肌疲劳。 ④ 需要应用较高的吸气峰压或呼气末正压,以保证有效泡换气。 ⑤ 缺少气道保护性反射。 ⑥ 在一些诊断试验中使用镇静剂和肌松剂时。 (2)气管导管和选择 儿童气道不同于成人,从新生儿至年长儿声门大小有较大差别,因此必须根据年龄选择适宜的气管导管,推荐的导管内径及插入深度。8岁以下儿童一般用无套囊导管,8岁以上需使用带套囊导管。可以根据患儿小指粗细估计气管导管内径在大小。2岁以上患儿所需导管内径(mm)亦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年龄(岁)/4]+4=内径(mm) (3)插管方法 ① 经鼻气管插管 插管操作不应超过20秒,并且要连续监测心率,若心率变慢 (婴儿每分钟低于80次,儿童低于60次)或小儿面色不好,经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