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民族舞蹈与民间舞蹈的地域差异及艺术特色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民族舞蹈与民间舞蹈的地域差异及艺术特色
笪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公司文工团文静
1 舞蹈的民族风格与地域风格
1.1 民族风格。首先体现在形式上:舞蹈作为人体动作的文化,每个民 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最能体现在动作上。而这又是从动作的不同构成要 素得到呈现的。其次体现在内容上。不同民族在舞蹈内容上也呈现不 同的特色。如:傣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孔雀舞,蒙古族最具有代表性 的则是马、鹰的舞蹈,而朝鲜族舞蹈却基本上看不到这些舞蹈形象。这 与每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民族风格的特征。①)民族性。某一个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是以 某一个民族的普遍性性格特征为基础。②发展性。世界上的万物具有 一个共同的特征:绝对的运动、变化,相对的静止、稳定。③延续性。舞蹈 的民族风格之所以能够延续,是因为人们生存的环境虽然不断变化, 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但在社会的运动中确有相对稳定的一 面。
1.2 地域性风格。①地域性风格的形成。相同的民族因居于不同的地 域其风格也有一定的差异。差异性风格的形成是与生活的地理、气候 环境、生产形态、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差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汉族秧 歌中,东北秧歌、山东秧歌以及南方的秧歌在风格上都有一定的差异, 其内在的规定因素也就是性格等方面的因素。②地域风格的同质和异 质。地域风格是由两种特征统一而成的,即在舞蹈地域风格中,既有同 一民族舞蹈共同特征,也有不同的特点。这两方面便构成了舞蹈地域 风格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2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六大类型区
2.1 秧歌舞蹈文化区:主要分布于第三级阶梯的秦岭———淮河以北和 黄土高原。如东北秧歌、陕北秧歌、鼓子秧歌等,它们都以各自的表现 手法将全身有机的配合起来,千姿百态、各领风骚,较多地带有信土喜 俗、浓郁的乡土风情、演奏出独特的艺术旋律,从而成为北方舞蹈文化 的代表。
2.2 花鼓舞蹈文化区:主要分布于第三级阶梯的秦岭———淮河以南地 区。南方花鼓舞蹈的共同特征是以优雅之舞韵、清秀之舞姿、轻巧之舞 步洋洋洒洒地以一种沁心的内韵和典雅的风格表现了南方“渔米之 乡”的美丽景色和美好生活,具有典型的外秀内慧之风味,代表了南方 舞蹈文化的主流。
2.3 藏族舞蹈文化区:分布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之上,是地 势最高的第一级阶梯。其舞蹈以松胯、弓腰、曲背、弯膝、“一边顺”为典 型特征,其歌舞旋律中透出一丝悠悠的思古之情,一股浓浓的神秘之 色,一分单调,一分独美;
2.4 西域乐舞舞蹈文化区:分布于第二级阶梯的西北内陆的干旱盆地 地区。居住的主要民族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在维吾尔族民间 舞蹈中多以委婉辗转的散板、节奏明快的手鼓、滑冲微颤的动律、忽旋 忽跃的舞步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西域乐舞。舞蹈风格受到了波斯文化、 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2.5 蒙古族舞蹈文化区:分布于第二级阶梯的大兴安岭以东、长江以 北。所以蒙古族民间舞蹈中“马步”、“驼步”、“抖肩”、“碎肩”的舞姿伴 随铿锵激越的游牧民族的旋律是草原生活的真实写照。
2.6 铜鼓舞蹈文化区:分布于第二级阶梯上的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 以鼓为号令,以鼓为语言,以鼓为乐器传递着人们生活中的重大事件 和抒发生活之情。
3 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
3.1 民族民间舞蹈的大众性。民族舞蹈原于人民大众,以其通俗浅显、 直接便捷的特点,直接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生产与情感,为广大人民 群众喜闻乐见,是人民劳动的结晶。大众性这个民间舞蹈审美特征涉 及到的民间舞蹈创作价值取向,关系到民间舞蹈的生命力的问题。忽 略和轻视了这个审美特征,脱离人民群众所最本质的属性,就得不到 观众的肯定和喜爱。因此,要在作品中捕捉住人民大众的神态和神韵 的特征,表现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使之产生生活原型的共鸣,产生情感 感应。
3.2 民族民间舞蹈的多样化.中国的地域广阔,南北差距较大,南方 民族舞蹈更多表现阴柔细腻,而北方民间舞蹈擅长表现阳刚粗犷。就 汉族民间舞蹈而言,大致可分为东北秧歌、云南花鼓灯、安徽花鼓灯、 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仅汉族民间舞蹈种类就有龙舞、狮舞、绸 舞、秧歌等等形式。
以热情火爆、幽默风趣著称的东北民间舞,既有“哏劲”的动律,又 有“稳中浪”的审美特征,表现了东北人民豪放的性格;以浓郁鲜明的 鲁北地区豪迈、稳健的艺术风格和特色著称的鼓子秧歌,既有“稳、沉、 撑”的体态特征,又有幅度极大的律动的特征,给人以占满空间的直 感,充分发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