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火灾事故调查现场实验的运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火灾事故调查现场实验的运用
昭通市公安消防支队 云南 昭通 657000
【摘 要】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现场实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其能够帮助分析认定起火物、起火源以及起火经过等,起到协助调查的作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忽略现场实验,对火灾现场实验能发挥的效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以两起典型事故调查为例,展开对火灾现场实验的研究。
【关键词】火灾事故调查;现场实验
1.前言
火灾现场常具有以下特征:随机性、破坏性、火灾因果关系的隐蔽性以及燃烧发展变化的复杂性,这些特征的存在加大了火灾事故调查难度,降低了查清事故原因的可能性。公安部《火灾事故现场勘验规则》(GA839-2009)列举了火灾现场实验的组织程序和所验证的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实践过程中,实验能够满足各类调查验证的需要,对于理清调查思路、排除干扰因素、还原火灾发生发展过程等具有积极作用。
2.现场实验简介
2.1现场实验的定义与目的
火灾现场实验属于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一种再现性实验,是依据火灾的起火部位的可燃物状况、环境气候条件等,在实验室内或现场而展开的[1],以此来核实或验证火灾的起火原因或对火灾蔓延发展情况进行研究。
科学、合理地展开现场实验,不仅能对统一认识、查明以及正确判断火灾起因提供科学依据,还能对火灾现场中物证的性质进行检验,排除干扰因素,确定调查方向。
2.2现场试验的作用
现场实验在火灾事故调查中主要为了证实火灾在某些外部条件、一定时间内能否发生,或证实与火灾发生有关的某一事实是否存在,或模拟还原火灾发展过程。
3.在火灾事故调查中运用现场实验的条件要求
在火灾事故调查中运用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实验的地点应可能选取原来起火地点,若原地不具有展开实验的条件,则应该选取条件相似的地点展开实验[3]。
二是实验的自然条件应尽可能地与起火时的自然条件相似,甚至相同,使湿度、温度、时间、风向、风速以及光线等尽量接近起火时的。
三是选用实验材料时,起火物品应从火灾事故现场选取,起火物以及起火源应和火灾事故现场的相同。若条件有限,则应尽可能地选用相似的起火物、起火源和物品。
四是对于相同情况,应该展开反复实验,与此同时,还应转换实验方法,以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五是在进行实验时,应当照相或录像,同时应避免实验结果随意泄漏。
4.火灾事故调查中实验流程分析(案例1)
以辽宁丹东“7middot;12”客车火灾事故为例,对现场实验流程进行分析。“7middot;12”客车火灾事故发生在2006年7月12日,一辆车牌号为辽F07920的中巴客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火灾,导致1人死亡、6人重伤、18人轻伤。通过现场勘验,发现客车第三排座位下橡胶板有液体流淌燃烧痕迹,经过调查询问,在第三排座位处出现过爆燃现象,该座位乘客曲某承认乘车时携带了3#固化剂、3#促进剂以及196#树脂。调查组对明火、静电、烟头以及汽车电气等可能的火源进行分析,均一一排除。为查明火灾原因,调查组组织现场实验验证曲某所携带物品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4.1实验样品准备及理化性质分析
实验所需样品在曲某所购买化学物品的商店选取,保证一致性。
3#固化剂(下简称引发剂),即引发剂过氧化甲乙酮液,无色液体,具有可燃性,闪点为51.5至93摄氏度,有效成份高于55%,剩余为稳定剂二甲基邻苯二甲酸酯与溶剂。过氧化甲乙酮液受热或受震起爆的灵敏性非常强,温度为65摄氏度时,40%的溶液会自催化分解;温度为110摄氏度时,会发生急骤分解。
3#促进剂(下简称促进剂),即环烷酸钴溶液,紫色液体,具有可燃性,有效成份为0.75%,剩余为有机溶剂。促进剂又称加速剂,有助于提升引发剂的加速作用,引发剂的临界引发温度都高于60摄氏度,而闪点是48摄氏度,在室温条件下,在引发剂中加入促进剂,可促使少量的引发剂加速变定的过程,进而发挥引发作用[4]。促进剂能够将引发剂放出的氧吸收,使引发剂分解为游离基,或者对过氧化物的分解产生影响,从而能够对引发剂起到加速作用。
196#树脂(下简称树脂),一种不饱和聚酯树脂,高闪点,由一定量的饱和二元醇、饱和二元酸以及不饱和二元酸组成,受到引发剂作用会产生的不饱和树脂,有效成份约为64%至76%,具有易燃性,且离火后仍继续燃烧,火焰为黄色黑烟,无自燃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化工生产技术项目苯乙烯的生产.ppt VIP
- 九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可打印).pdf VIP
- 《红星照耀中国》第九章:同红军在一起(续)+带读课(课件)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推拿治疗学不寐课件,十四五推拿治疗学课件.pptx VIP
-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测试题含参考答案.pdf VIP
- 酒吧劳动用工合同范本7篇.docx VIP
-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塑料袋和塑料吸管?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VIP
- 21年浙江6月卷高考地理真题解析.pptx VIP
- 药店动态质量管理知识(一)答案-2025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docx VIP
- 【中学】【育人故事】唤醒你的“耳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