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海地球物理综合探测剖面及其解释。
高德章 唐 建 薄玉玲
(上海海洋石油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采用“863”子课题研究成果地壳结构重磁地震综合反演解释系统,对东海南部方
向为118.689、长度为725km的重力、磁力、地震综合探测剖面进行了综合解释与研究,制作了
该剖面的岩石圈地学断面图。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地壳结构、冲绳海槽盆地的成因与性质,
以及菲律宾板块西缘俯冲带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基隆凹陷深部地层及岩浆岩的分布提出了一些
新的认识。
1996年至2000年,上海海洋石油局主持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海
洋领域(“820”主题)设立的“海洋深部地壳结构探测技术”课题,通过在东海实施一条地
震合成排列(sAP)重磁综合探测剖面及3条与其垂直的扩展排列(ESP)地震探测剖面,
开发研制出一套用于海洋深部地壳结构研究的方法技术与相应软件;在地震资料处理中成功
研制了用于长排列、长记录地震资料处理的“OSPS系统”。该课题下设的“地壳结构重磁
地震综合反演技术”子课题则成功地研制了“地壳结构重磁地震综合反演解释系统”(GM+
SiS),为运用重磁地震成果开展地壳结构研究提供了高新技术支持。
1998年在东海南部地区完成的方向为118.68。、长度为725km的重磁地震综合探测剖
面,跨越了东海陆架盆地、钓鱼岛岩浆岩带、冲绳海槽盆地、琉球隆褶区琉球海沟及菲律宾
海盆。运用GMSIS对该剖面进行了综合解释与研究,制作了岩石圈结构地学断面图(图
1)。本文对研究中所采用的技术仅作简略介绍,重点介绍对研究成果的认识。
1技术路线与方法技术
1.1技术路线
剖面探测获取的重磁场是地壳甚至地幔物质在密度、磁性方面的综合反映。地壳结构的
研究重点是沉积基底面与莫霍面,如果能从实测重力场中分别提取这两个界面相应的重力
场,则可采用单一界面反演来获取界面的形态、埋深,如能配以正演拟合加以验证,同时再
利用重磁、地震、物性、地质等手段进行综合验证与解释,则可以获取较为理想的地壳结构
地学断面图。在此基础上,采用地热场反演岩石圈底界,则可获取岩石圈结构地学断面图。
由此确定如下技术路线:磁力△T异常化极一磁力AZ}异常与重力异常分解一单一界面反
演一重磁、地震综合反演一建立初始地球物理模型一2.5维重磁、地震人机交互正、反演拟
合一建立地球物理模型一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一地壳结构地学断面图一地热场反演岩石
圈底界一岩石圈结构地学断面图。
●为国家“863”计划“820”主题课题“海洋深部地壳结构探测技术(编号:820…Ol
03)”子课题“地壳结构
重磁地震综合反演技术(编号:820一01一03一02)”研究成果。
·276·
匦艇豁扑嗣爨姆鼹沁求隧阻蕊嚣鞲如媾尉豁箭舞避长
_【匦
-277·
1.2方法技术
磁力△T异常采用全磁纬变倾角化极技术求取磁力AZ
l异常;重力场采用小波分解技
术,由空间重力异常获取沉积基底面相应的重力场,由布格重力异常获取莫霍面相应的重力
场;由磁力△Zl异常采用维纳反褶积快速反演法获取磁性体分布;由单一界面反演法获取
沉积基底面与莫霍面的形态;由地震探测解释的成果获取沉积层、莫霍面的形态;采用IG—
GM2D系统进行人机交互正、反演拟合;采用地热场反演技术计算岩石圈底界。
在人机交互正、反演拟合时,地震成果约束重磁成果,重磁成果则相互约束。在综合解
释中,则注重了各类地球物理成果的综合、地球物理成果与地质成果的综合及正、反演的结
合。
2地球物理场特征
2.1人工弹性波场特征
采用双船折射、广角反射地震勘探技术及等距放炮技术,将低频大容量气枪作为震源,
记录长度达到18s。对记录成果采用针对此项特殊成果专门研制的OSPS系统进行处理。解
释后共划分出硼、q、砭、砭、础、碣、R和莫霍面8个反射界面,地层与地震反射界面
对应关系见表l。
表1东海及其邻区地层与地震反射界面对应关系表
地震反射界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10月自考13005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pdf VIP
- 英语四六级常见短语及词组固定搭配汇总.pdf VIP
- 2025年自考税收筹划真题答案.docx VIP
- 2024_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有解析】.pdf VIP
- 2025年中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自考树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分析.docx VIP
- 2025-2026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高清版)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pdf VIP
- 6SE70系列变频器讲解及Drive Monitor调试(内部员工培训).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