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湿地公园总体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湿地公园总体规划.

XXXX湿地公园总规 总则 建设XX湿地公园,能有效保护本区域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资源,并使其能够长期维持稳定,保护本区域的生态安全。通过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重建,利用生物工程、物理工程等手段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湿地净化水质能力,达到减轻或治理富营养化水质的目标。充分发挥XX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合理、适度地开展湿地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为公众浏览、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的空间和平台。 湿地公园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环境保护、整治工程。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和“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近期主要是对湿地公园园区进行整体控制,控制污染源,禁止非生态建设活动,进行重点区块的景点建设。对已经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排污等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整改,以达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健康的目的。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生物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等方面的研究,建立湿地生态系统修复试验示范区,为下一步全面实施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做好技术储备,提供相关经验。着手开展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立湿地生态保护、生态休闲旅游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湿地公园各功能区的联系,全面实施湿地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工程,健全完善湿地保护、生态旅游体系,实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XX湿地公园建设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于千秋的社会公益事业。随着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将使湿地保护工程、科研工程等基础设施设备得到提高和完善,各项保护制度、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湿地的各项功能和作用将更进一步地得到体现和发挥,由此必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基本情况 自然地理条件 1.1. 地理位置 XX县位于XX省东南沿海,东经121°5′~120°32′,北纬28°01′~28°19′。东濒东海,南连洞头洋,西嵌乐清湾,北接温岭市。全境由楚门半岛、XX岛与鸡山岛、洋屿岛、披山岛、大鹿岛、江岩岛、茅埏岛、横床岛等135个外围岛屿组成,是全国13个海岛县之一。 本项目区位于乐清湾XX本岛北部的漩门二期围垦区及与之相邻的乐清湾部分海域。东接清港与楚门两镇、南靠XX本岛北岸的芦蒲镇,西嵌乐清湾与雁荡山隔海相望,北与温岭市南界相接。中心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3′、北纬28°14′。 1.2 .地质地貌 XX位于温州至镇海大断裂东侧,自中生代至今为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受火山构造活动、断裂活动及升降运动影响显著,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不仅分布密集,而且强度也大。 项目区地处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在温州-临海坳陷中的黄岩-象山断坳次一级构造单元内。岩性为灰色-灰紫色流纹质含晶屑熔结凝灰岩,局部夹凝灰质砂岩、粉砂岩。海岸地貌绝大部分以基岩质为主,次为人工海岸,沙砾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分别极少;潮间带地貌以潮滩为主;水下地貌几乎斗属水下浅谈、水下缓坡;潮流脊槽地貌欠发育;海域人工地貌表现为滩涂畦、捕捞养殖设施等。 本项目区周边地貌形态属沿海丘陵平原区,岗峦起伏,平原相间,山体陡峭,延伸曲折,多SW-NE走向,系雁荡山余脉。其中北部大雷山,海拔443m,为境内最高峰。区内地势平坦,有较大面积的河网水体。 项目区内一线海塘按50年一遇的标准设计,于1998年10月开工,至2005年12月建成验收,由芦浦镇分水山入海,以7.5m高程1.08km至鹰公岛,往西北以7m高程6.2km与小青岛相接,再与一期的苔山塘闸相连。其中在鹰公岛建有孔宽6m的7孔泄水闸、在九眼港出口与苔山塘交会处建有孔宽6m的3孔引水闸。XX全境为非地震带,地质构造稳定。 项目区海涂土质属粘涂土种,为最新浅海沉积物,土体未分化,呈母质状。表层平均有机质含量1.38%,全氮0.090%、碱解氮45PPm、速效磷1030 PPm、PH值8.2—8.4,100cm土体平均含量为1.41%。粘涂较肥,适宜水产养殖。 围垦区土壤海积层厚度为20~40m,土壤平均PH值为8,地下水位0.2m。含盐量初围垦时为6~10.0‰,现已淡化为3~5‰,西北角已耕种各类经济作物多年,农业区4号地2009年规模种植水稻成功,单产早稻达到400kg。 1.3 .气候特征 XX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濒临东海,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XX是全国十三个海岛之一,全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气候十分宜人,年平均气温16.9~17.6℃。全年最热月是8月份,平均气温27.2℃至28.8℃;全年最冷月是1 月份,平均6.8℃至7.2℃;极端最高气温为36℃,在7月下旬至8月初出现,极端最低气温为-5.6℃,在1月中旬至2月上旬出现。 全年≥0℃的积温为6139.9℃,≥15℃的积温为4591.2℃。年无霜期平均为327天,雪日很少。年平均蒸发量为1323.3毫米。年平均降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