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确认识胰岛素.
模板来自于 / * * 模板来自于 * * 模板来自于 * 正确认识胰岛素 内分泌科 邓静敏 认识糖尿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改变及社会人口老龄化。 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 而很大一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久而久之将导致心、脑、肾、视网膜和周围血管神经等严重慢性并发症,从而致残、致死,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使用胰岛素的误区 误区一:“打了胰岛素会成瘾”,因此拒绝胰岛素 误区二:使用胰岛素意味着病情严重 误区三:注射胰岛素使发生低血糖的机会增多 误区四:注射胰岛素很可怕,也很疼 误区五:使用胰岛素就不能用其他口服降糖药了 胰岛素的发展历史 胰岛素的分类及作用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1 2 3 主要内容 胰岛素的发现 1921年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了胰岛素,成功的从狗胰腺中提取。 挽救了千百万糖尿病患者的生命。 14岁的男孩,处于死亡边缘 1922年1月1日接受胰岛素注射--注射部位形成脓肿 1月23日再次接受Collip提取的胰岛素注射--血糖正常,尿糖及尿酮体消失,生存到27岁 历史上第一位接受胰岛素注射的患者 胰岛素是什么 胰岛素 在人体十二指肠旁边,有一条长形的器官,叫做胰腺。 在胰腺中散布着许许多多的细胞群,叫做胰岛。 胰腺中胰岛总数约有100~200万个。 体内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 胰岛素的分子构成 胰岛素的分子量5700,由两条氨基酸肽链组成,之间有两处二硫键相连 。 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 胰岛细胞根据其分泌激素的功能分为以下几种: ①B细胞(β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60%~80%,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 ②A细胞(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4%~40%,分泌胰升糖素,胰升糖素作用同胰岛素相反,可增高血糖。 ③D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6%~15%,分泌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胰岛素的发展简史 1921年 1981年 90年代 动物 胰岛素 人 胰岛素 胰岛素类似物 按来源分类 按作用时间分类 1、超短效:注射后15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1~2小时。 2、短效(速效):注射后30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2~4小时,持续5~8小时。 3、中效(低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2~4小时起效,高峰浓度6~12小时,持续24~28小时。 按作用时间分类 4、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4~6小时起效,高峰浓度4~20小时,持续24~36小时。 5、预混:即将短效与中效预先混合,可一次注射,且起效快(30分钟),持续时间长达16~20小时。常见的有30%短效和70%中效预混,短、中效各占50%的预混两种。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 (一)对糖代谢的影响。能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葡萄糖的生成,即使血糖的去路增加而来源减少,于是血糖降低。 ①加速葡萄糖的利用 。 ②抑制葡萄糖的生成,能抑制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以及抑制甘油、乳酸和氨基酸转变为糖元,减少糖元的异生。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 (二)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促进脂肪的合成和贮存,抑制脂肪的分解。 糖尿病时糖代谢障碍,脂肪大量动员,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在肝脏氧化至乙酰辅酶A,然后变为酮体,若酮体产生过多则出现酮血症。 胰岛素能抑制脂肪分解,并促进糖的利用,从而抑制酮体产生,纠正酮血症。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 (三)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阻止蛋白质的分解。 (四)胰岛素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促进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 磷酸腺苷(ATP)的合成。 胰岛素的主要副作用 低血糖反应:最常见。 多见于Ⅰ型中脆性型或Ⅱ型中重型,特别是消瘦者。 一般由于体力活动运动太多,偶或饮食太少、减量、失时或剂量过大。 症状:有饥饿感、头晕、软弱、出汗、心悸,甚而出现神经症状,如定向失常、烦躁不安、语无伦次、哭笑无常,有时可更严重,甚而昏厥、抽搦、状似癫痫,昏迷不醒,以致死亡。 低血糖的应急处理 治程中应教会病人熟知此反应而随时提高警惕,及早摄食糕饼糖食或糖水以缓解。 病情较轻,神志清楚者,直接即刻服用50%葡萄糖40ml,15-30分钟复测指血糖。 病情较重,神志不清者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以上,继以静脉滴注10%葡萄糖水直至清醒状态;有时可先注胰高血糖素,每次皮下或肌肉1mg,如低血糖反应历时较久而严重者还可采用氢化可的松,每次100~300mg于5%~10%葡萄糖水中静滴。 胰岛素的主要副作用 过敏反应: 少数病人有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紫癜,极个别有过敏性休克。 此种反应大致由于制剂中有杂质所致。 处理: ①轻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