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卒中康复概述.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 任务导向性训练 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oriented approach),学者Carr和Shepherd于1987年将此定义为以目标为导向的功能行为的运动控制训练。传统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是以反射或分级运动控制为理论基础,而现代的任务导向方法是围绕着有意义的和功能性的活动进行训练,而不是单纯训练运动的模式.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 感觉障碍的处理 感觉障碍患者可采用特定感觉训练和感觉关联性训练以提高其触觉和肌肉运动知觉等感觉能力(Ⅱ级推荐,B级证据)。 采用经皮电刺激联合常规治疗可能提高感觉障碍患者的感觉功能(Ⅱ级推荐,B级证据)。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 非药物治疗 Cicerone等综述相关研究,肯定了在脑卒中的急性期及恢复期认知功能再训练的效果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可能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药物中获益,但还需进一步研究来明确其效果。 药物治疗 研究表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改善认知功能和全脑功能。 系统分析和随机对照研究还发现,尼莫地平能改善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减少患者心脑血管事件。 认知障碍的治疗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 情绪障碍的治疗 药物治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抗抑郁药物治疗, “五朵金花”,分别是:氟西汀(百优解)、帕罗西汀(赛乐特)、舍曲林(左洛复)、氟伏沙明(兰释)以及西酞普兰(喜普妙)。艾司西酞普兰(来士普)被喻为“第六朵金花” 心理治疗 社会支持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 ①脑卒中康复过程中可以在现代康复医学的基础上结合中医传统疗法(Ⅰ级推荐)。 ②针灸在脑卒中迟缓性瘫痪期能加速肢体的恢复过程,提高运动功能(Ⅱ级推荐,B级证据);对肢体痉挛严重的患者建议给予按摩治疗,以恢复疲劳,缓解肌张力(Ⅲ级推荐,C级证据)。 ③建议对延髓麻痹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 中医在脑卒中后康复中的应用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 恢复阶段注意事项 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训练量由少到多,训练难度由简单到复杂 把步行、上下楼等高难度动作进行分解,开始就注意输入正确的动作模式 作业治疗和ADL训练强调用患肢完成 将肌力训练与作业治疗和ADL训练相结合,让患者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肌力 注意对患肢保护,防止继发性损伤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 脑卒中的三级康复—脑卒中的社区康复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专业康复后,如果可以进行社区生活,就可以考虑让患者出院。 康复医生应当准备一份患者诊治经过的总结,明确出院后的康复治疗计划。 社区康复医生在二级康复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居住环境制定康复计划并负责实施训练。 如果患者功能恢复达到平台期,可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宣教,使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常规的锻炼以维持功能。 如果患者功能仍有改善的空间,建议重新评价患者的功能,制订新的康复计划并继续康复治疗。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 根据患者居住环境制定康复计划并负责实施训练;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宣教。 脑卒中的三级康复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 卒中后遗症:  如果在2年以上肢体功能仍得不到完全恢复,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出现肢体的废用。 关于社区康复的处理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 主要康复问题 误用综合征 上肢运动控制障碍 下肢步行困难 各种并发症、伴发症 ADL不能自理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 三级康复目标 巩固二级康复效果 积极调动非受累侧肢体的代偿功能,尽可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能重返家庭,回归社会; 防治偏瘫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防止继发性残损(痛肩、肩半脱位、足下垂等)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 社区康复方法 强化作业治疗 家庭ADL练习 实用步行能力训练 高级医疗体操 辅助具训练 居室改造和环境适应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 脑卒中社区康复内容 (根据实际需要选用) ? 一、功能训练类 1. 关节体操(被动、主动) 6.肌肉力量和耐力练习 2.步行训练、步态矫正练习 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3.姿势、平衡训练(坐、立、行) 8.治疗性游戏(儿童用) 4.转移体位练习 9.劳动、作业治疗 5.呼吸体操 二、特殊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类 1.手杖、腋杖、四足拐 6.矫形器(简易) 2.学行架 7.助听器 3.轮椅 8.低视力助视器 4.腰围 9.日常生活活动辅助器具 5.颈托 10.转介康复器具资源中心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 续上表 三、咨询、辅助服务类 1心理辅导 4保健、营养辅导 2家庭咨询、辅导 5社会生活技能辅导 3家居环境调适辅导 6生活方式辅导 四、医药治疗服务类 1.预防 接种 5.药物外用(敷、贴、洗、擦) 2.推拿、按摩、手法治疗、针灸 6.药物内治(内服、注射等) 3.热疗及其他物理因子治疗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