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苏轼身上体现的三教统一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苏轼身上体现的三教统一
初广永 高新文(潍坊市经济学校 山东 潍坊 262200)
摘 要:苏轼一生充满坎坷与曲折,不管他被贬到哪里,他会在儒、释、道合一的哲学文化影响下,把做人与做事区分得非常清楚。
关键词:儒释道合一 做人做事 经世济时
《林语堂middot;苏东坡传》曾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这大概与他儒释道合一的文化有关。
传统中国哲学的思维特征,主要是理智的直观和经验式的把握对象,以及在把握自我生命价值的体认方式中创造生存意义的知识。如儒家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道家的“心斋”、“坐忘”,以及禅宗的“顿悟”,都是主张人们首先要虚怀接纳万物,以寻求社会实践的种种经验,并进而否弃外在征取,反归内心,启明本心,超越有形,升入无我之境。在儒、释、道合一的哲学文化影响下,苏轼在现实生活中,把做人与做事区分得非常清楚。
一、在做人方面比较随意。苏轼爱才如命,但他接触、推举的人中,很少有人会不去害他,更不要提回报了。可苏轼依然过着他安安稳稳的日子,后被贬到海南,仍旧是陶潜一般的田园生活。有言道:“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尝言:lsquo;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rsquo;子由晦默少许可,尝戒子瞻择友,子瞻曰:lsquo;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此乃一病。rsquo;”尽管如此,他仍宽以待人,让人实在佩服。他一生虽屡屡遭贬、经常遭人陷害,却从不记仇,更不记恨任何人。像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不管李定等人如何对待苏轼,苏东坡从未恨过一个人,最多只是不喜爱而已。在他看来,恨一个人代表自己的无能与懦弱。在他的这种观点下,一些“坏人”试着改变自己“坏”的身份。当然这也使他自己少受了一些苦,可谓是利人利己了。苏轼一生被贬官十几次,他总是坦然处之,即使被贬到海南,他照常“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二、在做事上他却认真得很。初入官场,不顾自己官小言微,面对王安石的变法,他敢于据理力争。
司马光上台后,那时的苏轼已非初入官场,但对全盘否定王安石的变法,苏轼又据理力争。在朝如此,在地方,同样是认认真真地为地方、为百姓做事。在这点上,他与陶渊明可不一样。虽然苏轼对于陶渊明情有独钟,他除了反复“和陶”,还对陶的人品、个性、诗艺、人生观和处世态度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借鉴,并曾把陶渊明当作自己贬岭海时期的千载挚友,“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他甚至还屡屡唱道:“渊明形神似我。”“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也。”在东坡看来,陶渊明对他影响最甚者,乃是陶的内在品格的“真”。他说:“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苏轼从“任真”的角度把握了陶渊明的精神实质,获得了积极的影响。然而,苏轼学陶,也绝不是“案其形模而出之”,而是遣貌取神,通过探其“理”以“正志完气”,进而“达其文”的。事实上,苏轼对陶渊明的隐身独善、既避世又避人、在田园诗中消磨自己的消极作法是并不赞同的,这成为东坡儒释道合一的最大特点之一。
三、苏轼的主动人格。苏轼自我生存价值的可贵,在于他能在如梦如醉的人生历程中保持着清醒的主体意识,坚持着淑世惠民的品格,成为一种光耀的“主动”人格的表现,而与陶渊明的“被动”人格迥异其趣。苏轼是一个生活的强者和清醒的主体意识者,他是以其鲜明的个性为基点来批判地接受传统,并以自己独特的处世经验来理解传统的,他决不照本宣科、亦步亦趋,故他能在追求传统、归依传统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探寻着宇宙自然的本源,体认着世事纷纭的奥妙,认知着自身生命存在的价值,以建立起自我的人生标准和生活方式。他说:“天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故他借重佛老和陶渊明,仅是借重其理论、精神和思维方式,以展开自身主体的人生意义的思辨和现实的实用价值而已。
四、苏轼的文化意义。正是由于苏轼在其坎坷的人生经历中领悟了儒释道合一的真谛,才使他感到内心无比充实、无比欢惬、无比自由自在,并始终保持着旷达、通脱、随缘自适、超然自得???情愫。由上看来,苏轼的精神境界,作为一个思想整体,它是以自我主体意识为中心,广泛吸取儒释道和历史人物思想资料的营养,在相互冲突、相互制约和相互交汇熔铸中形成起来的。它使我们看到,苏轼的经世济时精神和贯穿一生的利国为民之情,他自由不羁的个性和淡泊人世、随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职中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doc
- 浅谈职中计算机专业教学特点.doc
- 浅谈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强制措施.doc
- 浅谈职工生育保险付费方式的改革.doc
- 浅谈职工文体活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doc
- 浅谈职工素质与安全系数效果关系.doc
- 浅谈职教中的道德与习惯——道德对习惯的几点影响.doc
- 浅谈职教校长“五必懂”.doc
- 浅谈职校会计教学中的创新.doc
- 浅谈职校班主任工作艺术.doc
- 2025至2030安装风机盘管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行为分析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无氢类金刚石碳涂层(DLC)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高性能计算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高性能计算软件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高拍仪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合成多硫醇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蔬菜润滑剂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碱性电池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工作驳船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