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届开幕式节目《中国少年》回顾与反思
港北区第八届艺术节 荷城小学开幕式节目《中国少年》
回顾与反思
2016年6月3日早上9:30分,荷城小学参加港北区第八届艺术节开幕式节目《中国少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正式参加演出并基本顺利完成。
这个节目,我校共投入了军乐团(鼓号队)、合唱团、舞蹈队、舞狮队、轮滑队共5个团队共288人参加。演出形式之多、阵容之大、技术含量之深之广,在港北区历届艺术节甚至在贵港市历次演出中,不敢说“后无来者”,起码是“前无古人”了。
演出结束后,领导、观众反映褒贬不一,给予不少称赞,亦提出不少批评与建议。虽然说这段时间的工作非常之多,而且本人平常也疏于总结(当然这个不是什么好习惯),但这一次,却很想写一写。一是为了记录,二也是为了将来把工作做好更好。
回顾与反思如下:
节目形式
节目之初,校长提出一个要求:在节目中,最好能将我校的特色项目:军乐团、合唱团、舞狮队、舞蹈队都用上。接到任务,确实深思了许久:如何能将几个种类完美地、流畅地、不漏痕迹地混搭在一起?后来想到:由军乐团做为主体(因为这是市内别的学校都没有的项目),合唱团做一个后背景演唱,舞蹈队(原100人)切为三组,分别跳《共产儿童团歌》(以下简称《团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以下简称《队歌》)与《走向复兴》,舞狮队则按节目主线(新中国成立,全国共同庆祝,舞狮、放鞭炮。。。)插入。如此这般,遂出第一稿方案。
后来,几易方案,最终在节目组李锋、郭海琴两位老师的共同策划下,终稿为:合唱团除在后场带动作表演外,《队歌》亦到主场进行表演;舞蹈队不用100人,选32人+4主角跳《团歌》;另组织30人轮滑队在《走向复兴》走场。
演出阵容
演出阵容:合唱团100人、军乐团(含打击乐)100人、舞蹈队36人、轮滑30人、舞狮队22人。共288人。
演出阵容中,军乐团、合唱团、舞蹈队在人数上都有所变动,而尤以军乐团人数更是引起了节目组内老师们的激烈讨论。
由于军乐团服装是学校购买,属于校产,所以在服装的尺寸上,不可能为学生量身定制,而是采用均码,相对整齐统一。由此,郭海琴老师认为,应挑选军乐团中身材较匀称的孩子,可使演出视觉效果好一些。
而我认为,由于军乐团(特别是号队)技术含量很高,不似别的项目,相对来讲可以“立竿见影”,它的训练过程无“滴水穿石”之力不能成形。再加上乐感、天份、学习时长等因素,军乐团号队的可选范围极窄。另外,考虑到阵容大小,还从新的二团中选拔了近20名新生加入。
对于二年级新加入的个子特矮的同学,郭老师认为非常影响整体视觉效果,要求去掉这些特矮的同学。而我则认为:个子矮是一把“双刃剑”。缺点是影响整体视觉,但优点恰恰是给观众一种震憾:“哇!这么小的孩子也能吹号!”
最终,在我的坚持下,军乐团保持100人。
技术含量
这又是一个节目组激烈讨论的焦点。
一方的看法是:为了演出现场效果,军乐团在第二首《队歌》时休息,现场放CD原唱(或自录的声音),军乐团跟吹。
另一方的看法是:我们是以军乐团为主(前文提到,这是我校最大的亮点),放CD原唱会有两个问题:1是技术问题。跟原唱演唱演奏体现不出我们的能力,而且存在节奏容易脱拍的尴尬情况;2是演出风格(或说是职业道德)问题。我与陆东山看法比较一致,即崇尚真唱真弹,不屑假唱假吹。因此哪怕效果差一些,也要向观众展示真实的自己。
争论后,我们采取了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案:由苏媛与覃有丹两位老师现场用两台电子琴伴奏。这样,就解决了真实性问题、节奏容易错位问题。
后来,对于合唱团的难拾音问题,我们又采取了这样的办法:在合唱团中挑选出10多位“幕后英雄”,由他们在音响旁边演唱,以确保一定有合唱的声音。
尽管如此,对于那些纯舞蹈、纯声乐、纯器乐的节目来讲,我们的节目是一个集“舞蹈、声乐、器乐、表演及民间艺术”于一身的节目。它不是“一放CD,万事大吉”,还包含着许多音响及其它方面的技术含量。
军乐团训练本身是个“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过程。除刻苦努力外还得有正确的训练方法和演奏方法。
伴奏与军乐团、合唱团的必须配合默契,伴奏既不能盖住演奏,又不能脱节,还必须带动学生或者是稳住学生,因此教师要有高超的伴奏技术,更要有一双敏锐的耳朵。
整体队伍在不同场地,对音响不同效果能否迅速反应的问题。
团队分工
根据节目要求,我们的分工为:
梁永健负责节目总编排,主管军乐团。陆东山、张琼丹协管军乐团
郭海琴、李冬雨负责合唱团
李锋、苏飞羽负责舞蹈队、轮滑队
钟诚负责舞狮队
苏媛、覃有丹负责电子琴伴奏
陆东山负责每次排练的音响连接,比赛现场音乐播放
所谓“分工不分家”。节目组的老师们在完成自己的分管任务同时,也充分发挥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比如郭海琴提出将在《队歌》中加入表演部分、在开头使用CD音乐部分表演;李锋提出原第三首歌《走向复兴》舞蹈队改为轮滑队;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