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进林甸
走进林甸
[来源:本站 | 原创 | 日期:2009年8月3日 | 浏览961 次] 字体:[大 中 小]
地理位置
林甸县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北部,隶属于黑龙江省大庆市。东经124`18至125`21,北纬46`44至47`29之间。南靠大庆市区,北临齐齐哈尔市,西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接壤,东与明水,依安,富裕县毗邻.幅员面积349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7万亩,距省城哈尔滨市275公里,距大庆市政府85公里,距鹤城齐齐哈尔市70公里。
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明显,季节性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降温急剧,冬季严寒,四季温差较大。全年晴天日数平均110天。年光照一般在2536小时,年平均气温4度左右,无霜期129天,年降雨总量300--400毫米。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林甸县已初步建成规划严整、环境优美的城区,学校、商场、医院、影剧院、体育场、温泉疗养院等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配套齐全,还开通了温泉旅游线路,开辟了黑山狩猎场和亚勃海旅游区,为人们度假休闲提供了理想的去处。
丹顶鹤的故乡是最美丽的地方,林甸,这一美丽、富饶的鹤乡,将以热情的双手和真挚的情怀欢迎国内外各界投资和合作朋友的到来,并且将会以无可雄辩的事实来证明您的远见卓识,以累累硕果来回报各界朋友的厚爱。
历史沿革
林甸县名的由来
“林甸”一词,始见于黑龙江巡抚周树模于清光绪34年5月向清朝皇帝奏请江省添设道府厅县的奏折中。这一奏折最后“在龙江府隶属下”,注有“林甸县知县驻大林家店即拟添设”字样。说明拟添设的林甸县是在大林家店处。而大林家店这一地址在黑龙江全省舆图(宣统辛亥—1911年出版)中标明,即青冈县西境靠近安达厅的大林家店。因为在大林家店上面写有“拟添设林甸县”字样。该处是绥化、海伦、望奎、青冈等县粮货大车来往省城(齐齐哈尔市)必经之路。同时,在这部舆图前面还附有黑龙江巡抚周树模的奏文。从上面奏折和舆图互相印证,可知“林甸”一词实从“林家店”音转化而来。
又从这部黑龙江全省舆图中的全省总图中,发现“戚家店”(即现在县城东门外实验大队处)上,也写有“拟设林甸县”字样。可知当时拟添设林甸县的区域是指省城(齐齐哈尔市)与青冈、拜泉之间这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而言。在这一莽莽大草原上,杂草、黄花、药材极为繁茂;柳树墩子、榆树毛子到处皆是;黄羊子、野鸡、野兔等成群成帮,悠然奔驰。在碱沟、泡子一带,芦苇丛生。用“林甸”一词来说明荒原辽阔,物产丰富,在当时,对招徕外省农户来此应招垦荒,是有巨大魅力的。所以,民国3年(1914年)设治时,命名为林甸设治局。民国6年(1917年),则命名为林甸县,以至于今。
一些重要村屯地名的来历
1、大戚家店,位于县城东门外1里许,实验大队所在地。清光绪32年,一位戚姓人家到此开店,遂名大戚家店。由于省城(齐齐哈尔)和东荒(拜泉、青冈、明水间)来往车辆较多,又恰是这一地带的中心,大戚家店附近住户逐渐增多。民国元年(1912年),东集镇稽垦局成立,就设在大戚家店处。迨至林甸县设治局成立,县城初具规模时,大戚家店只是一个屯的名字,伪满时期,为东门外屯。
2、二十棵树,是林甸县建屯最早的地方。清朝初年,该地曾是蒙古人的生计地,春夏之季,蒙古人来此设帐幕,进行放牧,称此地为“哈哈图”,并修建庙宇。咸丰末年,有一崔姓农户,首先由大河东来此落户建屯。稍后,又有戚姓家也来此地,在屯前建立前围子。当时,屯东南岗上有20棵榆树,故名二十棵树屯,归龙江县管辖。民国初年,驻有军队。解放前,此屯隶属富裕县。1947年,划归林甸县三合区。屯西北处的黄大泡子,现在建成东升水库。二十棵树一带,是本县鱼、芦苇主要产地。1959年,三合乡曾迁移到前围子,1961年迁出。现在,前围子为南岗大队,后围子为胜利大队。
3、大树林子,位于县城东微南,距县城约40里许处。现在通称为丛家窑。清光绪末年,吉林省一家刘姓农户来此开荒建屯,种植大片榆树,数年间,蔚然成林,故名大树林子屯。大树林子地处林甸、青冈之间,是省城(齐齐哈尔)与东部各县车辆来往必经之路。民国3年(1914年),为保护车辆来往安全,曾在此处驻扎巡防军。民国4年(1915年),是林甸第二区驻地。民国8年(1919年)曾设警察第四派出所。民国17年(1928年),拟设东明镇,出放街基。由于地方不靖,无人承领遂止。现在是隆山乡大树林子村。
4、永合公,位于县城西北约40里许,北部为富裕县界。清宣统末年,齐齐哈尔市永合公商号承领了这片荒地,建立一处窝堡,又从吉林省农安县迁来一批垦荒户,遂建屯为永合公屯。由于这些垦荒户多是信奉天主教,民国11年(1922年)11月,主教高德惠来此视察教务。年底,齐齐哈尔市天主教会便将此地划分为分教区。民国16年(1926年),齐齐哈尔市教会志教堂派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