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预防围手术期意外出现的低体温PPT.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围手术期意外出现的低体温PPT

预防手术期意外出现的低体温 手术室 低体温的概念 低体温症不利影响 低体温症的原因 预防及干预措施 内容概要 低体温 人体正常的体核温度介于36℃至38℃之间。而低体温被定义为体核温度小于36℃,发生率为60%~80%,多发生在手术麻醉中。 影响心血管系统 增加手术部位的感染风险(SSI) 增加失血和输血要求 寒战发生率的增加 低体温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失血和输血需求的增加 轻度低体温降低可使循环中血小板减少,降低血小板功能,降低凝血因子的活性,并且激活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从而导致出血时间延长,严重低温导致DIC。临床揭示,出血时间与皮肤温度成反比,出血量与伤口温度成反比。体温降低会增加失血和对输血需要,另一方面,低温又导致静脉淤积和局部组织氧供减少,进一步引起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寒战发生的增加 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保持中心体温接近37度,患者体温约降低1度就会出现寒战,耗氧增加,心血管系统供血需求增加。 低温引起寒战可增加耗氧和CO2生成,在全麻恢复过程中,没有进行复温的患者,寒战发生率40%,寒战引起的肌肉活动导致患者不舒适,以及引起的伤口疼痛,而需增加止痛剂的剂量。 围手术期间引起低体温的原因 1 麻醉引起的体温调节分布 2大多数手术室都保持低温状态(22-24度) 3 腹部和胸部手术中打开体腔,皮肤的长期暴露 4 注射冷的静脉输液和血液制品(4度) 5 使用冷冲洗液和皮肤制剂、手术时间 麻醉引起的体温调节再分布 “麻醉1小时后,体核温度降低1–1.5℃” 外科手术中热量的散失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的,辐射和对流散热占病人散热总量的85% 临床护理干预流程建议 术前停留室阶段 护士应建议患者穿上袜子和戴上头罩以便在术前保持身体温暖。 手术室阶段 一、环境 适合手术室病人的最优温度应不低于22℃。即使在这个温度,患者还是会感觉非常寒冷,特别是当体腔被打开后,所以巡查护士应将患者的头部和脚盖住。 二、调温型毯子 巡查护士要根据该手术方案为患者盖上上身或下身调温型毯子。此外,还需要用适当的设备经常监测患者身上有效保暖设备。 手术室阶段 三、灌注溶液 预混灌注溶液在使用前,巡查护士应把它 用液体加热器将静脉输液,血液和血液制品加热到近37℃。青霉素和VC溶液不能加热。 术中用温盐水覆盖暴露的肠管,用温热液体冲洗体腔,以防体热的散失。 手术室阶段 PACU恢复室或ICU加护病房 1、术后平均升温时间为45至60分钟,护士应在术后升温期间每隔30分钟监测一次患者的体温。 2、PACU护士应确保患者的头部被包着和脚上穿着袜子,这些都是一些被动的保暖措施。PACU护士应通过强制热通风设备,为患者盖上调温罩衣或单层棉毛毯,继续执行积极的术后保暖措施,直到病人的体核温度达到36℃。 简单的护理措施来进行预防低体温: 术前 为预热的病人穿上袜子和戴上头罩, 术中 环境温度-外科医生感到舒适,又能确保患者安全的室温环境 强制热通风设备-调温型毯子 使用经加热的液体和血液 术后 护士还要继续提供保暖设备和监测病人的体温(36℃),使患者体温正常。 小结 Thanks! * 摘要 围手术期效率被认为是医师与患者满意度的标志。 一项手术室效率计划于2005年10月于美国纽约Stony Brook医疗中心实施。一年之后,手术室计划执行率、手术室接台时间、全体员工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协调一致性均得到了改善。 执行良好的围手术期效率计划不仅加强了医师与患者的满意度,而且改善了全体员工的满意度与患者的安全性。 * 第一个问题行动管理小组(MAT)调整PSA(术前入院病房)与手术室等候区的一些功能,以利于提高患者通过术前入院病房进入手术室的速度。 第二个改变是雇佣手术室转送员,专门负责等候区,接送PSA病房与手术室等候区的患者。 第三个改变是由医院内勤人员来接送患者至手术室等候区。这项工作以前由两名负责清洁与接送患者的职员完成。 * 第四个改变改进等候区患者所处位置的示意方式。等候区已建成25年多,原本容纳8-10张病床,目前随着医院的发展,每天要用到16-17间手术室。这就导致了等候区极度拥挤,在等候区,外科医生、麻醉人员、住院医师和护理人员都在寻找他们病人的位置。 为改善这种情况,等候区先分为14个标记清楚的独立床位区。然后,在等候区前面放置一块黑板,来显示每位患者的相关信息: ? 手术室号? ? 外科主治医师与麻醉科医师 ?? 何时将患者接往手术室 ?? 派哪位转送员去接患者 ?? 患者何时到达等候区 ?? 患者所躺床位 ?? 任何附加信息。 第五和最后一项是找出一个统一的病史卡悬挂位置,并在病史卡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