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经络PPT
4 5 6 7 7 8 9 * 针灸经络学 一 概说Chinese Acupunture and Moxibustion 针灸是針刺和艾灸两种疗法的合称。起源于原始社会和石器时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之所以能治病,是因为人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经络系统来实现的,生理上相互依存,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针灸治病根据这一机理在体表有关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起到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平衡之作用,从而恢复人体脏腑和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使疾病得以恢复。 。 距今2千多年以前的古书中,经常提到原始的针刺工具是石器,称为砭石。如《左传》收录的公元前550年一段史料提到“美疢不如恶石”。《山海经》记载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都是远古人类以砭石治病的佐证。砭石治病,最初主要是用于刺破脓疡,进而作为刺络泻血之用。我国曾在内蒙古多伦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一根4.5cm长的砭石,一端扁平有弧形刃,可用来切开脓疡,另一端为四棱锥形,可用来放血。在山东省发现了一批以针砭为题材的汉画像石,画像石上雕刻着半人半鸟形的神医正在用砭石或细针给人治病。鸟形显然来源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画像石反映了古代关于针砭起源的传说。 针刺疗法起源 ①鑱针。长1.6寸,针头大而针尖锐利,用于浅刺泄热。 ②圆针。长1.6寸,针身粗大,针尖呈卵圆形,用于按摩皮肉。 ③鍉针 。长4寸,针身粗大而尖圆如黍粟,用于按脉候气,治疗脉气虚少者。 ④锋针。长1.6寸,针身为三棱形,针锋三面有口,十分锐利,用于刺络放血。 ⑤铍针。长4寸,宽2.5分,形如剑锋,用于排脓放血,治疗痈肿。针刀。 ⑥圆利针。长1.6寸,圆而且锐,针身中部微粗,用于治疗急性痹证。小针刀。 ⑦毫针。长1.6寸或3.6寸,针身较细,针尖如蚊虻的口器一样尖锐,用于治寒热痹痛在经络者,能扶正祛邪。 ⑧长针。长7寸,针身较大,针锋锐利,用于病变位置较深的痹证,又称芒针。 ⑨大针。长4寸,针身粗,针锋微圆,用于关节水肿。 火针。 理论体系形成及发展 魏晋隋唐时期 : 皇甫谧在魏甘露间(公元256~260年),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中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去其重复,择其精要,编撰成《针灸甲乙经》。全书分为12卷128篇,共收349个腧穴,。 晋代名医葛洪撰《肘后备急方》,所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从而使灸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妻鲍姑,亦擅长用灸。 孙思邈撰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书,首载阿是穴法和指寸法,广泛地收入了前代各家的针灸临床经验,并绘制了《明堂三人图》 ,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 唐太医署掌管医药教育,分设四个医学专业和一个药学专业,针灸是医学专业之一,设“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为针灸学的学校教育开创了先河。 理论体系形成及发展 宋金元时期 : 针灸家王惟一,考订厘正了354个腧穴的位置及所属经脉,于公元1027年,王惟一设计的两具铜人模型制成,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教学和考试针灸师之用。 元代著名医学家滑寿,在元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取穴图解》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进一步发展了经络腧穴理论。 金元名医窦汉卿既推崇子午流注,又提倡八法流注,按时取穴,他所编撰的《标幽赋》是针灸歌赋中的名篇。 二 何谓经络? The Channels 1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在深层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纵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细小而纵横交错,遍及全身。 2 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体,沟通内外上下,调整人体各部功能的通路。 《黄帝内经》“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得不通。” 三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经络的主体,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起运行气血的 主导作用 奇经八脉-别道奇行的经脉,对各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 血盛衰的作用 The Eight Extra Channels 经络┫十二经别-经脉的深部分支,沟通脏腑,起加强表里经联系的作用 十五络脉-经脉的外部分支,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孙络浮络一三百六十五络,经络的小支及分布到全身皮肤表面的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