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质疏松病人的护理查房PPT
骨质疏松病人的护理查房
中骨康复科
何雨韩
2014-06-05
病史介绍
+11床,黄碧群,女,74岁,因“腰背部伴左胁肋部疼痛3天”于2014-05-27 13:00入院,慢行步入病房,诉:疼痛剧烈,翻身转侧困难。T36.6℃、P75次/分、R19次/分、 BP151/78mmHg,生命体征正常。DR示:支气管炎样改变,多个胸腰椎变扁,胸腰椎退行性变。腹部彩超示:肝囊肿。其他检查无明显异常。既往病史:慢性胃炎10年,高血压病5年。
入院诊断:1.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 2.高血压病 3.慢性胃炎
处理:平卧硬板床休息;遵医嘱静脉输注鹿瓜多肽、红花注射液,抗骨质疏松、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口服藤黄健骨片、骨化三醇胶丸、雷贝拉唑肠溶胶囊,补肾、活血、止痛、补钙、护胃;低盐饮食,检测控制血压;物理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中药定向透疗法、红外线疗法。经过10天的药物、物理治疗,病员腰背部及左胁肋部疼痛减轻,腰部活动较前灵活。继续住院治疗。
定义
骨质疏松症(OP) 是机体自然衰退、老化过程的一种表现是系统性骨骼疾病,以低骨量、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伴有骨质脆性增加、易骨折为特征,是既能致身体,也能致心理逐渐衰弱的疾病。
主要特点: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皮质变薄、海绵骨、骨小梁数目及大小均减少。髓腔增宽, 骨骼荷载能力减弱, 从而产生腰背、四肢疼痛、脊柱畸形甚至骨折。
发病机制
1、内分泌因素
2、骨代谢局部调节因子调控机制障碍
3、营养因素
4、废用因素
5、遗传、免疫因素另外,还有很多因素与骨质疏松有关,有很多因素和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临床表现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时即可出现骨痛。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负重很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
(3)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便秘、腹胀、上腹部不适,头发脱落,牙齿松动易折等也较常见。
诊断标准
1、依据临床表现
2、骨密度测定
3、X线检查
4、生化检查
治疗
抑制骨吸收才能从根本上治疗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治疗包括两部分:一是病因治疗;二是对症治疗。
1、药物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1)抗骨吸收药:雌激素、降钙素、三磷酸盐等。
(2)促进骨形成药物:氟化物、类固醇等。
(3)矿化作用药物:钙制剂、维生素D等。
2、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后凸成形术(PKP)现已逐渐视为治疗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椎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心理护理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由于治疗时间长、收效慢、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影响,因而有情绪低沉、悲观或烦躁、易激怒等负面心理护士通过用亲切恰当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化解其心中的疑虑,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爱好、生活习惯等做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从生理、病理角度了解OP 的预防、发病机制及康复等问题,有利于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调动机体内在的抵抗力,积极配合治疗。
用药护理
1、钙剂 各种钙剂中,以碳酸钙较好。钙剂吸收正常,每日给1.00—1.50g即可。
2、维生素D及其活性产物 注意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会引起高血钙症。
3、性激素 适用于绝经期前后的妇女。用药期间应定期作妇科和阴道涂片细胞学检查。
4、降钙素 可减少骨吸收,应与钙剂联合使用。
一级预防
应从儿童 青少年做起 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 多食用含钙高的食品 如鱼 虾 虾皮 海带 牛奶(250ml含Ca300mg) 乳制品 骨头汤 鸡蛋 豆类 精杂粮 芝麻 瓜子 绿叶蔬菜等 尽量摆脱“危险因子” 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 如坚持体育锻炼 多接受日光浴 不吸烟 不饮酒 少喝咖啡 浓茶及含碳酸饮料 少吃糖及食盐 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 晚婚 少育 哺乳期不宜过长 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 丰富钙库 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
二级预防
人到中年 尤其妇女绝经后 骨丢失量加速进行, 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 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 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 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 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 以安全 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
三级预防
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 CT Ca) 促进骨形成(活性Vit D)的药物治疗。 还应加强防摔 、防碰 、防绊、 防颠等措施 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数据数据分析项目实践报告.doc
- Unit 6 Electricity everywhere 第4课时 Writing 教学设计 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docx
- 防爆电气设备安装与检验考核试卷.docx
- 情态动词-专题课件(共28张课件).ppt VIP
- 《GB 50318-2017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最新解读.pptx
- 河南水投集团所属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pdf
-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docx
-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练习带答案(全套).pdf
- 汉字与服饰文化(文字学).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