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炫速双源CT上腹部双能量虚拟平扫的初步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炫速双源CT上腹部双能量虚拟平扫的初步应用
(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 海安 226600)
摘要:目的 简述双源CT上腹部双能量虚拟平扫的过程及优点; 方法 通过对部分患者进行常规上腹部平扫与双能量动脉期虚拟平扫进行比较; 结果 动脉期虚拟平扫图像质量可以满足诊断需求且患者少接受一次辐射,所受辐射剂量较低; 结论 动脉期虚拟平扫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双源CT 双能量 虚拟平扫 上腹部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双源双能量CT具有可同时获得高能和低能图像【1】,成像速度快,图像质量优等优点,为了更好的降低辐射剂量,出现了虚拟平扫,现简单描述一下其流程和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 收集本院2015年2月至2015年4月间经上述过程所做上腹部CT增强检查的患者数据。排除以下几种情况:(1)严重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衰竭者或有碘对比剂过敏史者【2】;(2)有明确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者 (3)妊娠以及哺乳期妇女;(4)无法配合者以及婴幼儿:(5)有可疑或明确急性胰腺炎者;(6) 有严重哮喘病者;(7)检查前一周内做过消化道造影且体内仍有硫酸钡残留者;(8)检查前4~8小时未禁食者。所有患者均签署CT增强扫描知情同意书。
1.2检查前准备 嘱咐患者去除检查部位的异物;检查前20min做碘过敏试验并预置静脉通道;口服适量的低浓度碘水溶液充盈胃肠;做好呼吸训练。
1.3检查方法 正确核对患者信息,选择合适体位,向患者交待扫描注意事项,并做好非检查部位的辐射防护工作。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以3.5 ml/s流率注射生理盐水16ml观察静脉通道是否通畅。用德国西门子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CTAWP)进行检查。常规定位扫描后行正常平扫,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肝右叶下缘。以3.0 ml/s流率注射对比剂优维显Ultravist 370 60ml或按1.5ml/kg体重计算,注射完毕后再以相同流率注射30ml生理盐水。于注射对比剂后行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在触发设定的腹主动脉CT阈值后延迟7秒(放录音)行动脉期双能量扫描,再延迟25s行门静脉期扫描,常规延迟期扫描。
扫描参数:开启实时动态曝光剂量调节CARE Dose4D,常规平扫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80mAs,螺距1.2,层厚7mm,重建间隔7mm。动脉期双能量扫描参数:A球管电压100 kV,有效电流230 mAs,B球管电压Sn140kV,有效电流178 mAs,准直器32x0.6mm,视野(FOV)300 mm,层厚5mm,螺距0.6,球管旋转时间O.5 s/圈。常规门静脉期及延迟期120kv。
1.4图像后处理 将常规平扫数据以及动脉期双能量扫描后自动生成三个序列的图像数据(100KV、140KV、120KV(DE composition=0.5,计算后融合成120 kV的图像))传送至后处理工作站,将数据(100 kV与Sn140 kV)调入工作站Syngo.via的Dual Energy软件内,选择应用程序L iverVNC处理,调整碘对比剂的融合比率到0%,得到动脉期虚拟平扫VNC数据,将窗宽设置与常规平扫(true non-contrasted,TNC)相同并保存。然后将保存的数据调入到3D软件内,重组出层厚、层间隔与平扫一致的最终VNC图像。
2.对比与结果
2.1.图像质量分析 由本院2名放射科医师对每组常规平扫及虚拟平扫进行图像噪声、解剖结构和细节、伪影类型与数量、病灶范围与边界方面的对比,评分者可根据自己的阅片习惯调节窗宽窗位,经总结得出综合意见:动脉期双能量扫描的虚拟平扫图像质量稍显不足但是基本能满足诊断需要,病灶检出性能较为相似【3】。
2.2.辐射剂量评估及比较
每位患者检查时由机器自动生成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CTDIvol,单位为mGy))及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单位为mGytimes; cm)。根据公式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DLPx C【4】,其中C为换算因子,此次评估采用欧洲CT质量标准指南提出的腹部平均值0.015【5】。虚拟平扫相比真实平扫,前者使患者减少了扫描次数,降低了扫描所带来的辐射剂量,符合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提出的合理使用低能级量(ALARA)原则【6】。
3.讨论
双源CT在机架内安装了2套球管和探测器系统,X线球管使用独立的电压和电流运行,因此可以采集双能量数据,自动分离钙质和碘对比剂,并可以将碘对比剂从增强影像上除去,实现VNC【7-9】。在腹部增强扫描日益广泛的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