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廉洁从业教育学习资料(2013年第11期)精选
廉 洁 从 业 教 育
学 习 材 料
2013年第11期,总第31期
xxx公司纪委 2013年12月30日
目 录
学习文章
1.浙大副校长落马为何令人唏嘘?
2.贫困县扶贫款乱象警示“公地悲剧”
3.“打虎”实绩照亮反腐新局
典型案例
1.内蒙古政府原副秘书长武志忠夫妻因贪双获重刑
2.海南“谈笑风生副县长”受贿近400万元一审获刑15年
3.谁让政府大楼变身豪华歌舞厅
学习文章1:
浙大副校长落马为何令人唏嘘?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褚健因经济问题,被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立案调查。褚健2005年任浙大副校长,协助校长负责人事、离退休、学校企业工作,分管浙大的人事处、后勤集团,以及浙大下属的企业——圆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继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四川大学副校长安小予落马后,浙大副校长褚健被批捕,这意味着反腐风正在高校劲刮。与蔡荣生、安小予落马引起的舆论狂欢相比,褚健的落马引来了不少叹惋声,比如有网友感叹,“可惜了,很有才华的一位学者,还记得当年一个饭桌上对面的你那一头银发。”“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体制的牺牲品。”“惊闻浙大副校长褚健被批捕,心中怅然,竺可桢老校长倡导的求是精神还存在吗?”种种言辞,不一而足,皆表达了痛惜与怅惘。
褚健何许人也?竟惹得一众人等如此抒情。原来,褚健果真是人才,称得上少年得志,青年得意,中年得势。1978年,15岁的褚健考入原浙江大学化工系工业自动化专业,1992年,29岁的褚健成为国内高校第一个工程中心——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副主任。次年,年仅30岁的褚健成为浙大的正教授。2005年,时年42岁的褚健任浙大副校长。如果单是履历耀眼倒还罢了,关键是褚健并非浪得虚名之辈。他曾不止一次入围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1993年,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建了中控科技的前身——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公司,褚健是创始人之一。公司刚刚成立时,国内自动化行业基本被国外公司垄断,但中控的崛起打破了这一局面。如今,中控集团拥有4000多名员工,2012年产值超过30亿元,并制定了国内自动化行业的第一个国际标准。
既有学术造诣,又能将产研学结合完美,褚健如果不犯事,想必会有更华丽的前景,结出更重要的科研成果。然而,法不容情,功不能抵过,曾经的贡献再厚实,只要犯事就应该受到法律制裁,这一点毫无疑问。除此之外,褚健的落马难道不值得深思?有知情人士称,“褚健一直是浙大本土正能量的代表。记忆犹新的是他给我们演讲为国家复兴担负责任……坏就坏在欲望,高校的产学研结合到上市以及资产并购,十分可惜。”诚然,打开了欲望之门,却不收敛,容易跌入深渊。具体到褚健,报道称,褚健这次事发可能与中控科技涉嫌掏空浙大海纳资产的旧事有关。诸多媒体都曾经集中报道过浙大海纳公司上市后,优质资产被掏空,并试图包装后再上市一事。
不妨作一假设,如果褚健老老实实地做学问、搞研究,是否有今天的“劫难”?如果不是学而优则仕,他安于实验室,也许不会落马。现在有一种值得商榷的现象,一些学者学问做得好,相关学校或部门往往通过任命他们担任校领导,来显示对他们的重用,仿佛不许个一官半职,就对不起这些学者似的。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适合做官,都有能力当好领导。学问是学问,仕途是仕途,两者并非不能结合,有的人结合得很好,但不少学有专长的人被许以要职,结果自己的专长废弃了,仕途也摔跤了,殊为可惜。褚健落马的真相尚待还原,但从他让不少人倍感可惜,足以说明他的上升与下落是一个值得解剖的标本。
学习文章2:
贫困县扶贫款乱象警示“公地悲剧”
来源:广州日报
扶贫资金在监管上存在诸多盲区,要么监管意愿不足,要么监管难度太大,要么大家心照不宣,从而跑冒滴漏有之,蚕食鲸吞有之。
上周末,审计署公告了1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扶贫资金审计结果。媒体统计,其中17个县存在各种骗取扶贫资金行为,总额超2150万元,另有11个县存在贪污侵占问题。对此,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蒋晓华表示,暴露出的问题“令人震惊,深感痛心”。
有心人可能还记得,同是去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踏雪在太行山区探访贫困村时说过:“我非常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扶贫款项被截流和挪作他用,和救灾款被挪用一样,那是犯罪行为。”刚刚公布的贫困县扶贫款审计结果,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这一严厉批评的呼应。
公共财政资金均来自全体纳税人而用之公共服务,其使用理应最大限度确保廉洁干净;其中扶贫资金更是如此,对于贫困地区而言,扶贫资金可谓久旱之甘霖,尤为宝贵和稀缺,因此对扶贫资金使用的廉洁度和效率,必须奉行“底线思维”,对任何贪墨和挥霍行径实行零容忍。然而现实往往是反讽的。做一点简单的数学,不难看出——此次审计的19个扶贫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