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材料-实验指导精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材料-实验指导精选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食品微生物学科组 2007 .3 1 实 验 须 知 食品(发酵)微生物学实验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了解 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 察、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勤俭节 约、爱护公物的良好作风。 为了上好微生物学实验课,并保证安全,实验时须注意如下事项: 1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整洁和实验的顺利进行,非必要的物品和书包,不得 带入室内,实验时不得高声谈话和随意走动。 2 .每次实验前要对实验内容进行充分预习,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 做到心中有数,并作合理安排。 3 .实验中要认真观察,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对于当时不能得到结果而需要 连续观察的实验,则需记下每次观察的现象和结果,以便分析。 4 .实验操作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万一遇有带菌物品洒漏、皮肤破伤或 菌液吸入口中等意外情况发生时,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及时处理,切勿隐瞒。 5 .实验过程中,切勿使乙醚、丙酮、酒精等易燃药品接近火源,如遇火险, 应先关掉火源,再用湿布或沙土掩盖灭火。必要时用灭火器。 6 .凡实验用过的菌种以及带有活菌的各种器皿,应先经高压灭菌后才能洗 涤。制片上的活菌标本应先浸泡于 3 %来苏儿溶液或 5 %石炭酸溶液中,半小时 以后再行洗刷。如系芽孢杆菌或有孢子的菌,则应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7 .实验中需进行培养的材料,应注明组别、名称及处理方法。 2 目 录 实验一 ……………………………………………乳酸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实验二 ……………………………………………厌氧菌的培养和滚管技术 实验三 ……………………………………………食品中霉菌及酵母菌的检测 (补充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 实验四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实验五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验 实验六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附录一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附录二 ……………………………………………培养基配方 附录三 ……………………………………………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检索表 3 实验一 发酵食品中乳酸杆菌的分离和初步鉴别 一、实验目的 学习与掌握食品中乳酸杆菌的常规分离方法并作初步的鉴别。 二、实验原理 乳酸杆菌大多数是发酵工业尤其是食品工业上常用的菌种。乳酸杆菌为厌氧和微好氧 菌,革兰氏染色阳性,表面生菌落较小,可以发酵葡萄糖或乳糖产生乳酸,并将培养基中的 碳酸钙溶解。有些菌如保加利亚乳杆菌在 15℃时不生长,在45 ℃甚至 50℃时生长,最适生 长温度为 40—43 ℃;而有些菌如植物乳杆菌在 15℃生长,45 ℃时一般不生长,最适生长温 度为 30℃左右。通常我们利用这些特点可作初步的鉴别。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 1. 酸牛奶 1 瓶,泡菜汁 1 管,9ml生理盐水 5 管, MRS培养基 100ml,灭菌CaCO 3 克(用 3 纸包)。 2. 40 ℃和 30℃恒温箱,振荡器,超净工作台,1ml 无菌吸管 5 支,培养皿 6 套,革兰氏染 色液 1 套,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将酸奶和泡菜汁分别制成 10 倍系列稀释液。 2. 取适当稀释度之稀释液 0 .5 或 1ml 于培养皿中。 3. 以无菌操作把无菌CaCO3 加入融化了的MRS培养基中,于自来水中迅速冷却培养基至 45 ℃左右。轻摇使CaCO3混均,但不得产生气泡。立即倒入培养皿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