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寄生虫学总论2
长治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2#楼2层)主讲人:张银成副教授E-mail: zyTel: 0355——3151448 3151432;第一篇: 总 论 General introduction;范畴:;寄生虫学(Parasitology)
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
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
——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活史特征、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寄生虫病的流行、诊断、防治原则的一门科学。
;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
——医学蠕虫学;Medical Protozoology;医学原虫:
原虫为单细胞真核生物。医学原虫学是研究医学原虫与人体的相互关系的学科。重要的虫种有:
孢子虫: 疟原虫、刚地弓形虫
根足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
纤毛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
鞭毛虫: 阴道毛滴虫等
;医学节肢动物学:
研究节肢动物与人体的相互关系。对人体的主要危
害包括两个方面: 作为传播媒介传播疾病。此外,
一些节肢动物,可作为病原体直接致病。
昆虫纲(Insecta) 蚊、蝇、蚤、虱、臭 虫、蟑螂等。
蛛形纲(Arachnida) 硬蜱、软蜱、疥螨、蠕形螨、尘螨等。
甲壳纲(Crustacea) 石蟹、溪蟹、虾等。
唇足纲(Chilopoda) 蜈蚣。
倍足纲(Diplopoda) 马陆。
;学习方法: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基础课,属于病原学范畴,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自然学科,也是我们将来从事医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 主要讲授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或传病作用),诊断,流行和防治原则等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认识寄生虫与宿主以及外界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掌握寄生虫病发生发展、流行规律。从而为今后的寄生虫病防治奠定基础。;总学时:50
理 论:30
实验课:20
认真听讲理论课,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做好课堂笔记和课后复习。教材仅供课后复习参考。
仔细操作显微镜,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诊断方法,巩固理论教学效果,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活史特征、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寄生虫病的流行、诊断、防治原则的一门科学。是以人体寄生虫为主要叙述对象。论述人体寄生虫的分类地位、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机理、实验诊断、流行病学和预防方面的基础知识。
棘头动物门——棘头目——猪巨吻棘头虫。成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偶然寄生于人体致棘头虫病。(课堂教学不讲)
;学习的目的;;1、寄生现象(Parasitism) :自然界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的现象非常普遍。通常一种生物在其生命中的某一时期或终生与 另一不同种生物有密切关系,统称为共生。在共生现象中如果从利害的角度出发考虑,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关系:
共栖生活(关系)一方有利,另一方无害。
互利共生(关系)双方都有利。
寄生生活(关系)一方有利,另一方受害。
;共栖生活(关系) Commensalism (片利共生)
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例如:海洋中的印鱼。
互利共生(关系) Mutualism
两种生物在营养上互相依赖,长期共生,双方都有利。例如: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牛、马消化道的纤毛虫。
寄生生活(关系) Parasitism
甲乙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需暂时或永久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掠夺营养,维持生存,给对方造成不同程度不同的病理损害,这种生活就叫寄生生活;这种现象就叫寄生现象;这种关系就叫寄生关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和居住场所。
; 在寄生生活中得利的一方称寄生物(植物界——病原微生物;动物界——寄生虫),受害的一方称为宿主。(被寄生而受害的一方,为寄生虫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 寄生虫 ; 宿主;3、生活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非煤矿山井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 GB/T 51300-2018.docx VIP
- 体操理论课专用课件.ppt VIP
- 中职英语(高教版)教案:Unit1-Festivals-around-the-world(全6课时).pdf VIP
- 房屋建筑工程常用模板及支撑安装标准图集.pdf VIP
- 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公开课精品讲堂(统编版2024).docx VIP
- 《艺术与审美》教学教案.docx
- 分红保险知识问答.doc VIP
- 热控检修规程(最终版).doc VIP
- 湖南大学《遗传学》课件-Chapter2Mitosis and Meiosis.pptx VIP
- 25年-《背诵宝典》-中级-会计实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