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4单元综合测评4 走进语言现场含同步测试卷分析详解.doc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4单元综合测评4 走进语言现场含同步测试卷分析详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综合测评(四) 走进语言现场 (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解析】 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①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使用正确。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用在“著名豫剧演员”身上,不合语境。③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不能用来修饰“诚信精神”,对象误用。④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本句中采用了它的第二个义项,使用正确。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使用正确。⑥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失。望文生义。 【答案】 B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导学号 ①____色彩方面,____②____将计算机精简指令技术应用于VCD显示解码输出,____③____采用了32位中央处理器,____④____使电脑VCD____⑤____完全支持24位、16兆色真彩的多媒体软件。____⑥____,有人认为这是软件开发的核心技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从 因为 而 进而 能够 由此 B 在 因为 并 进而 可以 因而 C 从 由于 而 从而 能够 由此 D 在 由于 并 从而 可以 因而 【解析】 如第一组的“从”和“在”,两者都是介词,都可以表示时间和处所,但也有区别:表时间,“从”表示时间的起点,“在”表示某一时间;表处所,“从”表示通过某地,“在”表示处于某地。其他几组关联词语也是大同小异,“异”的角度、程度、范围、方面可能不同。平时就要注意辨析,而且要积累,这样就能提高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B.许多人的办公桌椅高度存在问题,久坐会产生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应该根据工作性质先把办公桌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再调整座椅的高度。 C.2016年春晚凸显“中国元素”,以“中国情”打动了人心,以“中国魂”凝聚人心,以“中国梦”鼓舞人心,处处体现“中国味”。 D.故宫运用数字技术让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活”了起来,让观众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深入理解和品味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 【解析】 A项,有歧义,“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指的是影片《三体》还是影片《星际穿越》,不明确。B项。中途易辙,第一句的主语是“高度”,后几句的主语是“人”。D项,搭配不当,“理解”与“魅力”搭配不当。 【答案】 C 4.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导学号 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__________。 A.以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同时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 B.以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和保护木质,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 C.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 D.以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同时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和保护木质 【解析】 从横线前的依据看,中国古代工匠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最直接的目的是“保护木质”“加固关接”,其次才是为了美观。 【答案】 C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我成长的乡间,几乎人人都知道苦艾是最好的止血良药。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pxxzh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