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肌合胃散对胃溃疡的应用效果探讨及不良反应分析.docVIP

生肌合胃散对胃溃疡的应用效果探讨及不良反应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肌合胃散对胃溃疡的应用效果探讨及不良反应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生肌合胃散对胃溃疡的应用效果探讨及不良反应分析 1莱芜市莱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山东莱芜 271100;2莱芜市莱城区妇幼保健所 山东莱芜 271100 摘要:目的 探讨生肌合胃散的制备工艺、对胃溃疡的应用效果及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分析。方法 首先对生肌合胃散的制备工艺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再对此进行临床效果的探讨,选择病例共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胶囊40mg,每日1次,连服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溃疡散每日2剂,早、晚饭前1h冲服,2周为1个疗程,一般连用2~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显示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HP阳性患者各有38例、34例,转阴率治疗组达到78.9%,对照组为61.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本研究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不仅有杀灭HP、保护胃黏膜作用,而且具有活血化瘀之功能,能明显改善局部胃肠黏膜微循环,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敷局部与调整体相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优势,从整体上调整各脏腑生理功能,促进了溃疡愈合。 关键词:胃溃疡;生肌合胃散;应用效果,不良反应 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并发症多,病程长,易反复,伴有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不积极治疗可发生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目前临床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很多,西药治疗主要有酸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幽门螺杆菌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等。西药类虽对溃疡有效,但毒副作用大,患者难于久服,且复发率高。中医认为胃溃疡属于“脾虚”、“胃虚”、“脾胃虚寒”、“胃脘痛”、“吐酸”、“呕吐”、“反胃”等范畴。目前中药复方制剂在胃溃疡的治疗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改善症状、减轻毒副作用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针对胃溃疡的特点,病因、病理,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制定具体研究方案、计划,并依据传统中医理论、提出了健脾、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止血生肌方法,探讨如下。 1.制剂研究 1.1处方组成 香附80g,黄芪180g,党参120g,山楂200g,黄芩60g,茯苓100g,柴胡100g,白术100g。 1.2制备工艺 1.2.1 提取工序(1)配置方法:煎煮法、浸渍法;(2)操作:取上述药物置多功能提取机中,加300L的水,浸泡1小时,在100℃左右的温度下,提取9O小时,合并提取液,静置24小时,用纱布过滤,滤液置单效外循环机浓缩机中浓缩至1L。 1.2.2 醇沉制膏取浓缩液加4L95%乙醇沉淀,取上清液沉淀加4L75%乙醇沉淀三次,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缩到每ml相当于原药材料2.5g。 1.2.3 制粒干燥工序取清膏0.6kg加入糊精及糖粉各1.2kg,混合、制粒,于8O℃干燥5小时,过筛、整粒。 1.3质量检查 1.3.1 重量差异检查:取样品1O袋,分别称定每袋内容重量,将每袋重量与标示量相比较,超出限度的不得多于2袋,并不得有1袋超出限度l倍。装量差异充许范围:l4.25~15.75 g。 1.3.2 水分限度测定:取样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瓶中,厚度不超过5 mm,疏松样品不超过10 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 干燥5 h,将瓶盖盖好,冷却30 min,精密称定重量,再于上述温度干燥1 h,冷却,称重,至连续2次称量的差异不超过5 mg为止。水分限度不得超过6%。 1.3.3 粒度检查:取样品30 g,称定重量,置规定的药筛中,保持水平状态过筛,左右往返,边筛动边轻叩3 min,取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五号筛的颗粒和粉末,称定重量,不得超过15%。 2.资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次临床研究选择病例共14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患者有上腹痛、上腹饱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中的2个以上的临床症状;参照《中医科研设计与统计学》,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男50例,女20例;年龄30~60岁;病程5-12年,内镜下溃疡面大小(0.78plusmn;0.22)cm;对照组70例,男46例,女24例;年龄32~65岁;病程4-13年,内镜下溃疡面大小(0.93plusmn;0.34)cm。两组病例其性别、年龄、病程及内镜下溃疡面大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