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治疗的中医药介入时机选择.docVIP

甲型H1N1流感治疗的中医药介入时机选择.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型H1N1流感治疗的中医药介入时机选择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甲型H1N1流感治疗的中医药介入时机选择 何成诗1 张文胜1 温贤敏2 王莲2 周晓飞2 周凤先2 曾义岚2 (1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610000;2四川成都市传染病医院 610000) 【中图分类号】R2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4-0402-03 【摘要】 截止2010年1月15日,成都市传染病医院共收治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271例。本文通过对病例资料的回顾,探讨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的介入时机选择,为中医药在新发传染病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中医药 介入时机 一、前言 2009年4月15日及17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从加利福尼亚流感样病例中分离到一种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确认墨西哥3月中旬以来,出现的流感暴发也由该病毒引起。随后,疫情迅速从美洲传入欧洲、亚洲、大洋洲和非洲。我国于2009年5月11日中午确诊1例患者,成为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第30个国家和地区。此次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已将其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和国境检疫传染病[1]。 二、四川省甲型H1N1流感收治情况 截至2010年1月15日,成都市传染病医院共收治确诊甲型H1N1流感271例, 轻症218例(占80.44%),重症29例(占10.70%),危重症24例(占8.86%),死亡4例。针对收治病人分别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治疗,其中单纯中医治疗97例(占35.79%),单纯西医治疗40例(占14.76%),中西医结合治疗108例(占39.85%),常规对症26例(占9.59%)。从疫情整体来看,具有以下特点:(1)疫情扩散迅速,自4月24日全球共报告确诊病例38例。约70天,报告病例数迅速上升至94512例,由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几个国家上升至5大洲共135个国家或地区。(2)人群普遍易感,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或季节性流感病毒感染史对甲型HIN1流感病毒不产生交叉保护。(3)症状缺乏特异性,一般表现与季节性流感的临床表现相似以发热、咳嗽、咽部不适、咽痛为主,部分患者有全身酸痛、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4)感染者绝大多数为轻症病例,病死率低。(5)甲型HIN1流感疾病谱较宽,住院病例、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绝大多数有基础疾病史或妊娠。 三、中医药介入甲型H1N1流感防治的效用 导致全球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2],人群普遍易感。 3.1对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实施中西结合治疗 患者,男性,30岁,入院前48小时前自美国经东京转机北京返回成都。因咽部不适48小时、发热、咳嗽29小时于2009年5月10日15:30以甲型H1N1疑似病例收入成都市传染病医院,29小时前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8℃,入院体温38.1℃。国家CDC在患者上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到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3],符合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诊断标准。治疗在一般治疗、奥司他韦抗病毒、对症治疗的同时第一时间给予中医药介入治疗,患者入院第二日体温恢复正常,病程第三日咽拭子标本病原检测(RT—PCR)持续阴转,咽部不适,咳嗽,咯痰症状缓解明显,住院7天痊愈出院。 3.2疫情聚集性暴发期 借鉴中西医结合治疗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经验,对一线医务人员和密切接触(约300人),制定“预防甲型H1N1流感”处方(桑叶15g 杏仁15g 豆豉25g 板蓝根15g 法半夏15g 茯苓15g 陈皮10g 桔梗15g 枳壳15g 银花15g 连翘15g 芦根30g 甘草5g),取得了较好效果,期间无二代病例出现,亦无一例医务人员发生感染。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发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处置方案(试行)》(川中医药办发【2009】115号)向全省推广,2009年10月14日统计,成都市共283468人(27所学校) 对集中治疗的病人和密切接触者采用了中药治疗和预防,未使用达菲,其中发生甲型H1N1流感者29人,感染率为0.01%,明显低于甲型H1N1流感自然的感染率33.3%。而服药后出现流感样症状的人数为1422人,仅占服药总数的0.5%。截止到2010年1月,四川省共有700余万人服用了中药大锅汤预防甲型H1N1流感。通过中医药介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