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教师“两难”问题的应对策略及心理矫正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心理矫正;情绪管理
“两难”问题一:在应试教育的藩篱里,有的教师在“均衡”与“不均衡”之间苦苦徘徊……最终被迫走向“不均衡”的那一边,但无法忍受教师的道德沦丧。
案例描述:
2007年9月,师范毕业的赵老师来到某县实验中学工作,因赵老师工作热情高受到学校器重,让他担任两个七年级班级的英语教学任务:一个是快班,一个是慢班,此外还让他兼任慢班的班主任。学校给他下达的任务是快班培养优生,结优生账;慢班培养合格生,结合格生账。
第一学年,责任心强的赵老师发现:慢班中大部分学生成绩在学年之初与快班部分学生成绩差距不大,而到学年之末他们的成绩相距甚远。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1)慢班学生因贴上差生标签以后,产生自卑心理,上进心消失;(2)慢班因无优生,正面影响稀缺,负面影响超级严重。此时赵老师心底萌发出一种奇异的感受:一种对慢班学生淡淡的负罪感。于是赵老师一边加强慢班的管理,一边找校领导建议取消快慢班,结果遭到质疑。
三年来赵老师一直处在一种“两难”境地,苦苦徘徊在“均衡”与“不均衡”之间,自己曾屡次建议学校以学生为本,着眼全体学生,取消快慢班,打造均衡教育,但结果领导总是以“这样学校根本无法参与上级的中考排名”的托词予以否决。自己不得不继续扮演“不均衡教育者”角色,譬如:根据学校部署在快班和慢班使用不同的资料;落实学校既定的抓升学率的方针,对学生实施定向培养,快班培养优生,慢班培养合格生。其中存在不道德之处:几乎让占半数以上的中下等和下等学生被忽略掉了。
总之,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赵老师心灵深处滋生的情感,虽然有培养了优生和合格生的荣耀,但更多的是对慢班学生的负罪感和对职业的倦怠感。
应对策略:
目前,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不准开设快慢班,但少数学校受功利思想的影响,倒行逆施,照设不改。致使上述赵老师的经历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心理问题研究方面,形成一种“赵老师现象”。
教育兴亡,匹夫有责。为了我国教育事业能健康蓬勃地发展,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本应当清源。建议具有“赵老师现象”的学校或老师通过正当渠道,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或是向教育决策机关或县人大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取消设置快慢班。从而从源头上消除目前学校尚存的应试教育弊端,从而使中下等和下等学生不被忽略掉,也使教师避免承担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心理矫正:
“赵老师现象”中受害一方的心理病变在于:想“均衡”不成,想“不均衡”不能,由不断复加的矛盾和痛苦派生出对学生的负罪感、对使命的辱没感和对职业的倦怠感。这些情绪严重干扰着教育教学心理机智的正常发挥。
那么,如何消除当事人心理上的不良情绪呢?先请看笔者所做的一个“效应放大”心理实验。
今年四月,家中饲养的狼狗下了五个狗仔。小狗仔出生15天后不巧赶上痢疾流行,全家人精心呵护,打针,喂药,配食,忙得不可开交。而小狗仔一天比一天瘦弱,一天比一天没精神。狗妈妈开始还能够配合家人挽救小狗仔,不是喂奶,就是舔仔。可是后来似乎完全失去了信心,站在一边不大搭理。
见此情景,为提高狗妈妈拯救小狗仔的信心,我想出如下办法。白天将狗妈妈与小狗仔分开,实行人工喂奶;晚上让狗妈妈与小狗仔团聚,让狗妈妈喂奶。我在小狗仔隔离的小屋门下方挖个小洞,小洞上嵌上一面较大的凸透镜,在狗妈妈进小狗仔窝之前,将屋内电灯打开,再让狗妈妈探视屋内的小狗仔。探视后再放狗妈妈进去。5天后又换一面倍数稍大的凸透镜,让狗妈妈探视。再过5天再换一面倍数更大的凸透镜,让狗妈妈探视。结果狗妈妈的育仔信心大大增强,小狗仔的体重也一天天增加。最后安全度过痢疾流行期。
这个实验反映了心理效应对行为的驱动作用,实验中的狗妈妈在洞口每探视一回,看到的小狗仔又大了一些,心理感受到的是自己的成就又多了一点。于是自信心就逐渐攀升,最后达到峰值。在慢班任教的老师应该具有狗妈妈探视小狗仔时的心理,不断将成果效应扩大,且让它支持自己的教学活动,最后定会把慢班教好。这样,对慢班学生的负罪感和对职业的倦怠感就会消除。
可见,“效应放大”法针对性强,是管理和矫正“两难”问题中当事人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
“两难”问题二: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有的教师在“维权”与“不维权”之间苦苦彷徨……最终被迫倒在“不维权”那一边,但无法忍受教师的尊严剥蚀。
案例描述:
班主任钱老师星期三最后一节课检查清洁大扫除时,发现班上同学周某在课桌上吃零食,课桌周围被搞得狼藉一片。钱老师见状批评周某不讲究卫生,干净的教室得不到维持。随即责令周某把自己课桌周围的垃圾用手捡干净。这实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班主任发现学生有毛病,行使自己做班主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