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天,逃出荒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6天,逃出荒岛……   “鲁滨逊”的荒岛求生故事众所周知,可他再牛毕竟只是小说里虚构的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的时候,有一位中国船员,带领同事们完美地演绎了一则非洲荒岛求生的故事,最后还获得了英国女王颁发的勋章,比“鲁滨逊”牛多了!      那是1944年8月13日,满载军火的英国商船“雷贝利”号(英文名:RUBELY)正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迎风破浪,驶往东非的蒙巴萨。尽管天气很好,可湛蓝的海面下却隐藏着致命的危险――德国的大批潜艇像狼群一样在附近出没,海上的商船随时都会遇到突如其来的鱼雷,船员们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午饭后,大家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负责嘹望的水手突然大叫:“右舷发现潜艇!”,喊声刚落,鱼雷就冲了过来,一枚、两枚,“轰”的一声,船头被击中了。“快跳水,朝远处游”,轮机长沈祖挺带领着船员们爬上了掉落的救生艇。   救生艇上共有40人,大家一致推举沈祖挺来带领大家逃生。沈祖挺发现他们距离大陆太远了,只能随风漂向附近的岛屿才有获救的可能。于是他把艇上的全部物资集中起来,按7天预算,统一分配给大家。每人每天只能吃三块压缩饼干、喝两杯淡水。为了节省体力,减少消耗,他要求除了驾船的人,其余船员尽量不要讲话,不要活动。   就这样在海上漂泊了三天。第四天早上,负责?t望的水手发现了大海中的一个孤岛。远看这个孤岛长约4000米,岛上并没有看到任何建筑物,这极可能是个荒岛。然而,三天里,在海上漫长的漂泊让水手们都身心疲惫,即使是一个杳无人烟的荒岛,大家也像看到了生存的希望。水手们齐心协力划桨,避开了海浪,冲上沙滩,可艇底却被锋利的珊瑚礁擦破了。救生艇不幸“殉职”,但船员们顾不了那么多,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他们实在累坏了。      自制锅炉制淡水   船员们歇够了,开始在岛上探险。可令人失望的是这个孤岛果真名副其实,一户人家也没有,能够维持生命的淡水,更是一滴也找不到,这可怎么办?肚子饿了还可以抓岛上的小动物,找鸟蛋、海龟,可没有水的话,一两天过去人就撑不住了。   “我们可以用锅烧海水来生产淡水呀!”,一个轮机员建议说。大家一听,这主意不错!但沈祖挺他们的工具只有一把斧子,两根铁棒,材料只有救生艇上拆下来的十个铜皮空气箱。就这样海员们临时客串起了铁匠,一通敲敲打打后,一个原始的蒸馏器做好了。他们在锅上架起一个铜盖子,将盖子的边缘弯起来做成一个水槽,水蒸汽在盖顶冷凝后就会顺着边缘流到水槽,再滴进淡水箱,而岛上的灌木丛就是他们取之不尽的燃料库。   自制锅炉开始工作啦!海水很快烧开,升腾起的蒸气遇到铜盖凝结成小水珠,慢慢地流到水槽里又顺着水槽的小孔滴出来。“水出来了!”船员们高兴得跳起来。经过试验,沈祖挺对蒸馏器做了改进,并依样画葫芦又做了个锅炉。这样一来,每天这台原始的蒸馏器就能生产50碗淡水,足够大家喝了。一名英国船员感慨地向沈祖挺竖起了大拇指:“中国人真行”!   有了水,日子就好过多了。沈祖挺给所有人安排了工作:造水组负责烧水、挑水,收集、贮存淡水;“觅食”组专门抓鸟、抓海龟、摸鸟蛋和采集一些可以吃的树叶、野菜;炊事班负责做饭,还要用海水晒盐,腌咸鸟蛋、鸟肉、海龟肉;警卫组负责保护大家的安全和侦查。他们在岛的最高点还建了一座烽火台,把海水冲来的废旧橡胶搬来,架在柴火上,准备紧急时刻作为烽火信号。由于手中的火柴已经剩的不多,他们决定保留火种,不让炉火熄灭。   慢慢地,大家的生活正常起来,一日三餐也有了保证,而且伙食还不错:有煮蛋、煎蛋、炒蛋(用海龟油);有鸟肉、龟肉,有时还有鱼。为了保证营养全面,厨师们还给食物里加入嫩树叶和嫩草,虽然味道不怎么样,可总比没有强。吃的问题解决了,下来就是穿的问题了,这个简单,原始人能穿树叶,海员们也能穿!      用火造船出海去   现在不愁吃,不愁喝,难道我们要在这岛上住一辈子吗?不行,得造船出海求救去。救生艇已经“殉职”了,大家琢磨着造一艘独木舟。没有大锯,小斧子可不行,为了把大树截断,大家想了个“火攻”的办法。在想要截断的树干下烧点火,却向树干两边不需要截断的地方浇水,让火只烧一小段,终于烧了一天,大树断了。又花了十天时间,船员们在树干上挖出来一个人能坐的小洞,插上桅杆,架起风帆,一个独木舟就造成了。可这个独木舟一下水就在水里乱转,紧接着就来了个底朝天。咋办呢?大家又砍了两根树干扎成一个木排,把救生艇上的木板钉在了木排上,再把独木舟固定在木排中间,这样独木舟就稳稳地飘在海上了。   水手老张会说几句英语,自愿驾独木舟出去求救。沈祖挺为他配备了一个月的食品,咸蛋、龟肉、淡水、两个烟火信号。大家还凑了三百多美元给老张带着应急。这时,他们遇险已经63天了。大家都围着老张,希望他尽快登陆,与当地政府联系营救大家。带着大家的寄托,老张眼含热泪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