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记者研究:世界第一女记者:法拉奇.ppt

中外名记者研究:世界第一女记者:法拉奇.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第一女记者:法拉奇 奥莉娅娜 · 法拉奇:世界上著名的意大利女记者,1929年6月29日出生于佛罗伦萨,16岁时就开始写新闻稿在当地报纸发表,17岁加入了反法西斯抵抗组织,21岁正式开始职业记者生涯。 先后作为战地记者被意大利周刊《欧洲人》派驻越南、印巴冲突地区、南美和中东等地区。 她曾担任过美国《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和意大利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晚邮报》特约记者,几乎采访过整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包括邓小平、基辛格、阿拉法特、甘地夫人、霍梅尼、卡扎菲、瓦文萨等一大批国际风云人物。被称为“国际政治采访之母”,20世纪的“新闻采访女王”。著有《风云人物采访记》等 世界新闻界称法拉奇是一位“伟大的、勇敢的记者”。 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亦评价她为“积极投身文化战斗的勇士”。 一、风云生涯 童年的磨练 1929年,法拉奇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弥漫着反抗情绪的家庭里,在三姐妹中排行老大。 父亲是一位木匠,也是意大利反法西斯抵抗运动成员。因反抗墨索里尼暴政而多次被捕。 法拉奇10岁起就“参加了革命”,给抵抗运动放风、传递情报,还曾把逃出法西斯魔掌的盟军士兵领到安全地带。父母亦注重培养孩子勇敢坚毅的性格。   1943年9月盟军轰炸佛罗伦萨时,法拉奇随父母躲在教堂里,轰炸开始后14岁的她吓得哭了起来,父亲走过来照她脸上就是一记耳光,还紧盯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训斥:“女孩子不要哭,也不许哭!”从此,法拉奇与眼泪彻底绝缘。 初露头角   1945年二战刚刚结束,16岁的法拉奇便进入《意大利中部晨报》作警事和医院报道员。从进入该报的的第一篇报道开始,她的文学天性便崭露头角,经过5年的磨炼,她的天赋受到意大利的全国性杂志《欧洲人》注意,为她后来的辉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从此,她的访谈对象不再是小镇上的警官或医院,而是国际知名人士。在好莱坞,她采访了当红影星玛丽莲·梦露、格里高利·派克、希区柯克和“007”的扮演者辛·康纳利。   她采访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尼尔德时,不同意后者称“二战中共产党是最重要、而且几乎是惟一的抵抗力量,所受的伤亡最多”的说法,并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与之激烈争论。此时的法拉奇已不仅限于一般意义上传统作业的意见表达者,而是对话式的争论。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法拉奇己走进世界新闻舞台的中心,在各种重大采访活动中亮相。通过对美国国家宇航局的调查性报道、对美国空间工业的深入观察以及对科学家和登月宇航员的采访,她逐步奠定了自己的明星地位。随后她去战火中的越南,经过几年的战地记者生涯,赢得了人们对她勇敢无畏的钦佩。 1968年9月第19届奥运会在墨西哥举行,引起大规模的学生反政府运动。在一次示威活动中,法拉奇身受重伤,被士兵拖着头发拽下楼梯,扔在大街上。 但她大难不死,被人救了过来。她在《血洗之夜我不幸受伤》中讲述了她的历险经历:“子弹在我们头上呼啸。我听到人们在呼喊……我左边那个人受了伤……一颗子弹打穿了水管,水向我们喷射过来,我们……浸泡在被血染红的水里。” 她向往绝对自由,痛恨权力,认为暴君或总统、将军、领袖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不人道的和可憎的。 她采访这些人物时总乐于提出刻薄、刁钻、尖锐甚至尖酸的问题,令对方头疼不已。 采访各国政治巨头   法拉奇闻名于世的是她采访过世界各国的政治巨头。 她采访过邓小平、基辛格、甘地夫人、瓦文萨、阿拉法特、霍梅尼、卡扎菲等非凡人物和政治巨头。 她会花上数个星期研究采访对象的细节,采访会持续六七个小时。除了意大利语之外,她还会说英语、法语、西班牙语。   她的采访技艺非常高超,会为采访对象布下陷阱,她的采访风格令人刮目相看。 面对这些改变历史进程的人物,她始终摆出一种咄咄逼人的姿态。其采访方式更像吵架-——与各国重要的政治领导人吵架。这种方式让全世界为之叫好,却让那些大人物感到“害怕”。这与法拉奇桀骜不驯、藐视权贵的个性有很大关系。   法拉奇曾经说过:“我发现这些掌权者并不是出类拔萃的人。决定我们命运的人,并不比我们优秀,并不比我们聪明,也并不比我们强大和理智,充其量只比我们有胆量,有野心。” 晚年的偏激   上世纪90年代后法拉奇在纽约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9·11”事件后这种生活被打破。她在意大利《晚邮报》上发表文章,措词强烈地攻击伊斯兰教。这篇文章后来扩展成书,题为《愤怒与骄傲》。   她以往对权力的愤怒似乎掉转了方向,她使用了许多十分强烈的字眼,称伊斯兰文明是“一种野蛮落后的文化”。她

文档评论(0)

别样风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