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
化学实验对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化学知识起着很好的作用,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做好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发现课本中有些实验现象不太明显,实验过于繁琐,而且不注意环保。对此笔者经过反复试验,对不合理之处进行了改进。
一、金属钠与氧气反应实验的改进
1、实验出处和原因
此实验来源于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一节钠,钠在石棉网上燃烧,往往会把石棉网烧破,以至不能再用,尤其做学生分组实验时,一个年级一次就能烧破石棉网几十个到几百个,造成很大浪费;再者钠在石棉网上燃烧,最后都有少量黑色物质生成,对学生观察过氧化钠的淡黄色产生干扰,有时甚至观察不到淡黄色。对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2、实验用品
破试管 试管夹 酒精灯 火柴 镊子 小刀 滤纸 钠
3、实验改进
用镊子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刀切去外皮,再切下一小块,放到已用试管夹夹好的破试管的一端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要平行与桌面)。这样我们就能很容易看到淡黄色的过氧化钠了。
4、改进后装置的优点
(1)玻璃传热快,加热时间短,适合学生课堂探究
(2)原料破试管就用学生做实验炸裂的,这也是废旧物品的有效利用,可以节约实验耗材。
(3)金属钠燃烧后无黑色物质生成,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观察过氧化钠的颜色,实验效果非常好。
二、蔗糖与浓硫酸脱水反应实验的改进
1、实验出处与原因
此实验来源于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第六章第三节硫酸,该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易成功,但在实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直接排到空气中,不利于师生的健康,不符合环保要求。为了消除二氧化硫的污染,并进一步增强实验的趣味性,笔者将此实验进行了改进,效果很好。
2、实验用品
烧杯(200ml) 表面皿 玻璃棒 色拉油 桶 镊子 胶头 滴管 蔗糖 浓硫酸 氢氧化钠 棉花 品红溶液(1%)
3、实验改进
将色拉油桶去掉底部去掉盖子,做成塑料罩,在表面皿中滴15~20滴品红溶液,置于烧杯旁。在200ml的烧杯中放入20克蔗糖,加入几滴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待蔗糖变黑体积开始膨胀时,插好玻璃棒,迅速罩上塑料罩,将表面皿也罩上,在瓶口放上一团蘸有浓氢氧化钠的棉花。当海绵状的炭体积不在膨胀时,打开罩子观察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物质,同时看到品红已经褪色。
4、改进后装置的优点
(1)氢氧化钠能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品红褪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可以就此复习二氧化硫的性质,巩固以前所学知识。
三、苯酚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1、实验出处与原因
此实验来源于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六章第四节苯酚,其中苯酚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叙述简单,没有说明二氧化碳的来源。可能好多老师直接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这就存在一个问题,二氧化碳中肯定混有少量氯化氢,而导致学生有疑问:是盐酸与苯酚钠反应使现象出现浑浊呢?还是二氧化碳呢?如果除掉盐酸又须用到洗气装置,仪器繁琐。基于这一点,笔者对此实验也进行改进。
2、实验用品
试管 导气管 药匙 胶头滴管 苯酚 氢氧化钠溶液
3、实验改进
取少量苯酚固体放入一只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液体成浑浊,再用胶头滴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液体变澄清,接着把导气管插入液体内,向里边吹气。不久会看到液体由澄清又变浑浊,说明苯酚酸性比碳酸弱。
4、改进后的优点
(1)实验简单,现象明显,易于操作。
(2)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节约药品,安全无污染。
经实际应用表明,改进后,可丰富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效果,减少实验耗材,还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效果很好。为此,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改进实验教学,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TG-T-5190-2019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doc
- 房产勘察与带看.ppt VIP
- 学习小窍门教案 .pdf VIP
- PLA 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第2019007期)-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pdf VIP
- 公司法修订背景下禁止财务资助规则的构建与完善.docx VIP
- 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开发政策梳理.docx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24-2025年《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考试题库测试题目竞赛试卷2份(有答案).pdf VIP
- ATV630_650变频器编程手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