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博物馆藏元青花瓷器鉴赏与研究
一、馆藏元青花介绍与欣赏
元青花人物玉壶春瓶(图1)。高30.3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8.8厘米。喇叭口,细长颈,胆形腹,圈足略外撇,形体修长秀美,好似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胎薄,局部可透光影。白釉细腻而莹亮,白中泛青。口沿内绘青花卷草纹,瓶外腹部绘人物故事图,故事内容表现了陶渊明外出会亲访友。据《靖节先生集?五柳先生传》记载,陶渊明宅前有五棵柳树,因而自称“五柳先生”。陶渊明常携琴会友,又因有脚疾,才常有两童子随从服侍,该图案十分形象地描绘了陶渊明外出携琴访友的情景,陶渊明前边走,两童子边走边语,前后呼应,周围有柳树、鹿、石、花卉陪衬,布局得体,宛如一幅元代精美的墨笔人物画。上下各配蕉叶纹、变形莲瓣纹、卷草纹,都为元代典型的绘画风格。瓶底书釉下青花“又”字。该“又”字似是符号性的标记,与钧窑瓷器的一、二、三、四……相类似。
元青花折枝花玉壶春瓶(图2)。高25.5厘米,口径7.2厘米,底径7.5厘米。喇叭口,细长颈,胆形腹,圈足略外撇,底有釉,圈足一周露胎处有较明显的火石红烧制痕迹。通体施白釉,白中泛鸭蛋青色,瓶上的纹饰为颈部绘蕉叶纹,腹部绘折枝花卉一周,上下纹饰以弦纹间隔。青花色泛灰暗,花卉自然、流畅、简练,为国产青料,应是景德镇元代早期的作品。
元青花花卉纹蒜头瓶(图3)。高15.8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4厘米。蒜头瓶口,细颈,胆形腹,圈足略外撇,底无釉,露胎处留有铁锈斑点痕迹,蒜头边纹饰为一周双莲瓣纹,颈部一周回纹,腹部绘折枝梅花纹,腹下部绘一周勾莲纹,青花色泽有深有浅,有浓有淡,梅花的花瓣色泽较浓艳,为苏尼勃青料重点涂色的部位,其余为淡雅的国产青花料,每层纹饰以淡雅的泛灰色青花间隔。笔者认为,绘制方法为先用国产料绘画,然后在重点部位再绘苏尼勃青料,这样既使元青花人物玉壶春瓶更有立体感,同时又可节约珍贵的进口苏尼勃青料。
元青花青花花卉小罐(图4)。高6.5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6厘米。矮颈,丰肩,往下渐收,平底。肩部双弦纹间草纹一周,腹部以弦纹相隔,画折枝菊花两枝相对称。纹饰虽然简练,但画法讲究,既有铁线勾勒,又有分水渲染等传统国画手法,用笔酣畅有力,干脆利索,保持了元瓷那种粗犷奔放的特点。青花料发色淡雅,明快悦目,含铁量低,是典型的国产青花料。施釉不到底,白釉泛青色,莹润明亮,平底无釉,为火石红色,胎稍粗,刀削痕明显,内壁中间一接痕,外较平整,是景德镇窑的产品。
元青花束莲如意纹?F(图5)。高4.7厘米,口径14×17.2厘米,底径9厘米。?F是西周、春秋时流行的盥洗用具。该瓷?F形似瓢,圆形,有流,流下有一小环纽,内中心绘青花束莲纹,内壁绘一周花卉。外壁绘变体莲瓣纹,瓣内绘如意云纹。青花料色深处有下凹现象,为标准的苏尼勃青料。通体施白釉泛青色,口沿和底无釉,呈火石红色。造型优美,纹饰工细。青花艳丽,为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瓷器中的精品。由于这件瓷器在多年前就发表过,因此,后来在社会上见到有仿品,并且仿的造型、青花、纹饰都较差。
元青花菱花口单凤纹碟(图6)。高1.6厘米,口径15.7厘米,底径13.3厘米。盘为花口,平底。内绘青花单凤菊花,内壁绘一周卷草纹,施鸭蛋青色釉。砂底,有密集的铁锈斑点,该器物十分精巧秀美,纹饰流畅自然,是国产料和进口的苏尼勃青料的混合作品,没有看到同样的第二件。但是由于这件瓷器在多年前出书发表过,因此,后来社会上见到有仿品,并且仿的造型、青花、纹饰都较差,可以看出仿者本身并没有真正见到该器物,只是在书上看到想当然而已。
元青花月梅纹洗(图7)。高6.2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6.5厘米。敛口,鼓腹,矮圈足,不太规整,挖足较草率,灰白胎,稍泛红色。肩部画斜道带一周,腹间主题纹饰画梅花、月亮,线条粗犷率意,一气呵成,好似书法的大写意笔法,但可以看出画的是两枝梅花,两两相对,两梅之间,画一半月,是元代常用的纹饰。里外施白釉泛青色,有细小纹片。青花灰蓝,浓处泛黑,釉白中泛青,此件器物有专家认为是云南玉溪窑的产品,笔者认为还是景德镇元早期的作品或者是景德镇附近的产品。
二、真赝元青花瓷器的鉴定与区别
近年来,随着对元代瓷器的深入研究与收藏热的升温,人们对元瓷的青睐几乎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但元瓷似乎很神秘,市场上仿品又这么多,究竟怎么来辨伪?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体会是:
1.元代青花瓷的胎质白,重而坚,器壁较厚,大器较多。由于含杂质多,胎上大多有铁褐色小点。器底不施釉,称之糙底或砂底,在糙底上有红色斑,俗称火石红。大盘盘口多采用菱口,凤形壶与八楞缸为元代的特有造型。
2.元瓷白釉泛青色,釉质虽莹润,但常有积釉,积釉有时如泪痕,青花常有晕散现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