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总苷白芍总苷对慢性荨麻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docVIP

白芍总苷白芍总苷对慢性荨麻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芍总苷白芍总苷对慢性荨麻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白芍总苷白芍总苷对慢性荨麻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月清 王英杰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 252000) 【中图分类号】R758.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066-02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剧烈瘙痒及风团杨皮损的皮肤病,长期反复发作,治疗比较困难。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有研究显示荨麻疹的发病与T细胞功能紊乱有关。本研究应用白芍总苷治疗慢性荨麻疹,同时对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以探讨细胞免疫在荨麻疹发病中的意义及白芍总苷对其的调节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12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均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18~61岁,平均(34.7plusmn;11.3)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3.8plusmn;1.73)年;1个月内未服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组胺药物。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肝肾等系统性疾病、对本类药物过敏者。另外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18~58岁,平均(31.9plusmn;12.2)岁;均无荨麻疹、湿疹、药物过敏及家族病史。与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白芍总苷胶囊(商品名:帕夫林,深圳朗生医药有限公司)0.6g,3次∕d,连续治疗8周。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后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记录患者症状积分的变化和不良反应。健康对照组只检测一次。 1.3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 抽取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肘静脉血5ml加肝素抗凝待测,取淋巴细胞分离液1ml置入试管,加入2ml待测血标本。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CD3+、CD4+、CD8+T细胞,检测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试剂盒由上海生物医学公司提供。 1.4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患者的瘙痒程度、风团数目和大小,按4级评分法计分。0=无瘙痒、无风团;1=轻度瘙痒,风团直径<0.5cm,1~6个;2=中度瘙痒,风团直径0.5~2.0cm,7~12个;3=严重瘙痒,风团直径>2.0cm,超过12个。症状和体征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times;100%。痊愈为积分下降指数ge;90%;显效为积分下降指数ge;75%;有效为积分下降指数30%~74%;无效为积分下降指数<30%。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1.5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均数plusmn;标准差表示,以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经白芍总苷胶囊治疗8周后,痊愈40例,占66.67%,显效13例,占21.67%;有效5例,占8.33%;无效2例,占3.33%。有效率为88.3%。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由治疗前的(2.67plusmn;0.42)分下降至(0.87plusmn;0.31)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2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 见表1。治疗组患者CD3+及CD4+细胞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CD8+细胞高于对照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细胞明显增加,CD8+细胞明显减少,CD4+/CD8+比值增加(P<0.05)。 表1 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xplusmn;s) 组别 CD3+ C D4+ CD8+ CD4+/CD8+ 治疗前 52.13plusmn;4.66 30.29plusmn;3.35 38.75plusmn;5.26 1.02plusmn;0.34 治疗后 67.41plusmn;5.03 43.06plusmn;4.54 26.92plusmn;3.81 1.83plusmn;0.51 对照组 68.15plusmn;5.32 41.25plusmn;4.37 28.16plusmn;4.63 1.78plusmn;0.43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