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中药用法的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芷中药用法的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白芷中药用法的分析 赵珊珊 郭伟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150000)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370-01 【摘要】 目的 讨论白芷中药用法。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 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关键词】 白芷 中药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兴安白芷Angelica dahurica Benth. Et Hllk. 或川白芷A. anomala Lallem. 及杭白芷A. taiwaniana Boiss. 的根。主产于东北、四川、浙江等地。秋季采挖,晒干,切片生用。 [处方用名] 白芷、香白芷。 [药材特征] 呈长圆柱形,长10~25cm,直径1.5~2.5c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根头部近四棱形或近圆形,具支根痕和皮孔样横向突起,有的排列成四纵列。质坚实,断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 [化学成分] 根含多种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水合氧化前胡素、比克白芷素、花椒毒素、东莨菪素、白芷毒素、胡萝卜甾醇等。 [药理研究] 1.抗菌作用:体外试验表明,川白芷水煎剂对大肠杜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霍乱弧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 2.对冠状动脉作用:比克白芷素能扩张冠状动脉血管。 3.其他作用:小量白芷毒素对动物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迷走神经及脊髓都有兴奋作用,能使血压上升,脉搏变慢,呼吸加深,并能引起流涎呕吐,大量使用能引起强直性间歇性痉挛,继以全身麻痹。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胃经。 [功用主治] 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主治外感风寒,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赤白带下,疮疡肿毒等。 [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本品能散风寒,止头痛,常与羌活、防风等药配伍,如九味羌活汤。 2.用于阳明经头痛、齿痛、鼻渊、风湿痹痛等。本品味辛发散、温燥除湿,尤以善散阳明经风湿之邪而止头额疼痛见长,且芳香上达,故可通窍。用治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属外感风寒者可单用,即都梁丸;或与防风、荆芥、川芎配伍,如川芎茶调散;属外感风热者,可与菊花、蔓荆子、薄荷等药同用。治疗齿痛,属风冷者配伍细辛;兼热象者配伍石膏、黄芩。又为治鼻渊头痛的要药,常与苍耳子、辛夷等药用同,如苍耳子散。若风湿痹痛,腰背疼痛,可与独活、羌活等药配伍。 3.用于带下过多。本品能燥湿止带。若属寒湿带下,每与鹿角霜、白术、山药、龙骨、炮姜等同用,如白带丸;属湿热带下,则与黄柏、车前子等药配伍。 4.用于疮疡肿毒。本品有消肿排脓止痛之功。与瓜蒌、蒲公英、浙贝母同用,可治疗乳痈肿痛;与银花、当归、穿山甲等药配伍,用治疮汤初起,红肿热痛者,如仙方活命饮。 此外,本品尚可用治皮肤风湿瘙痒症及毒蛇咬伤。 现代报道,可用于:1. 眶上神经炎:白芷、半夏各10克,水煎服。一般5~10剂即止痛。治疗17例,痊愈8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2例。 2.面瘫:白芷、番木鳖各等份,再配以1/10的冰片,共研细末,取0.3~0.6克药末,撒于直径约2cm的胶布或伤湿止痛膏上,贴于患侧下关穴。治疗123例,疗效满意。 3.额窦炎、鼻窦炎:白芷、黄芩各30~60克,鼻塞流涕加苍耳子9~12克,兼后头痛者加葛根20~30克,舌质红绛者加赤芍15~30克,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者加川芎9~15克。治疗额窦炎72例,服药3~9剂,痊愈59例,治愈率为81.94%。白芷、黄芩、辛夷、川芎、银花、薄荷各15克,用开水冲泡,取其热气熏鼻,每次10分钟左右,每天2次,7天为1疗程。治疗急性副鼻窦炎26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治疗慢性副鼻窦炎34例,显效16例,有效17例,无效1例。 4.鼻息肉:白芷、细辛、川芎、防风各20克,苍耳子、辛夷、石膏各30克,羌活、荆芥、紫苏叶、牙皂各10克,研成细末,每次10克,日服3次,21天为1疗程。治疗23例,痊愈21例,好转1例,无效1例。 5.银屑病:川白芷冲剂,用法:体重小于50kg服20克,50~60kg服25克,60~80kg服30克,并按照光学疗法常规,在照光前数分钟配合外用川白芷酊,照射时间为27~30分钟,每日1次,每周6次。治疗50例,痊愈24例,基石治愈15例,显效7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