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皮克拉悲剧的根源浅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皮克拉悲剧的根源浅析
陆 坤 (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 要】 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文化的美国社会,黑人和黑人文化受到了白人文化的冲击。本文从文化认同角度分析了导致皮克拉悲剧的根源。
【关键词】 皮克拉,悲剧,根源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0)09-066-02
托尼middot;莫里森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非洲裔黑人女作家,她的获奖标志着美国黑人文学的又一个里程碑,也标志着她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受到当时黑人解放运动的影响,其基本主题就是表现正统白人文化价值观对黑人儿童心灵的扭曲和毒害,着重描述了以皮克拉为代表的黑人的悲剧。本文就皮克拉悲剧的根源进行了分析。
生活在黑人社区中的皮克拉产生自我憎恶感和自认为丑陋的观点,因为皮克拉追求拥有一双蓝眼睛并不只是为了达到白人的审美标准,更重要的是她想改变的是自己在黑人社区里的地位和形象。她相信拥有蓝眼睛的她带来别人对她的关爱,能唤起周围人的友善与美丽心灵。她的渴望虽然天真,但可以理解,因为社区或者整个社会都已经认同并接受了白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由于白人所宣扬的白人文化至上和基于白人肤色的白人审美标准,白色总是同美丽与洁净以及美联系在一起。而小说中那些内化白人中产阶级价值观的黑人角色终日为保持洁净而奔忙。杰拉尔丁对与主流白人社会相关的事物简直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疯狂程度。
杰拉尔丁是个中产阶级的黑人妇女,她总是不遗余力地把自己家的房子收拾得异常的整洁,不辞辛劳地修饰着自己和家人的外表,更是把儿子尤尼奥儿打扮得整洁无瑕。并且只允许他同上流社会的有色人种一起玩耍,不允许他和下层社会的那些黑鬼一起玩耍。在尤尼奥尔把皮克拉叫到家里被杰拉尔丁发现后,杰拉尔丁大骂皮克拉是肮脏的黑人小婊子,将她轰走了。杰拉尔丁对端庄与整洁的追求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特殊的对种族主义的内化,也是中产阶级对穷人的蔑视。当然,她内心对黑鬼的憎恨同时也体现了她的自我憎恨。面对自己无法改变的肤色,她心理畸形地将这种愤恨发泄到比自己更贫穷和皮肤更黑的黑人孩子皮克拉身上。因为她看到皮克拉,就看到了自己的黑人身份,对于黑的憎恨导致了自我的仇恨。而这种自我仇恨进一步加深了受压迫者的痛苦,其根源就是她已经内化的白人至上而黑人卑劣的种族文化观。在众多的种族主义小说中《最蓝的眼睛》呈现出的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种族主义歧视,因为故事中的人物受到的是内心深处一套价值观的困扰而并非是直接的压迫。这种潜在的种族压迫相比于公开的种族歧视,它更具有危险性,导致家人之间、邻里之间相互的伤害。长期一来,白人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美国始终占据统治地位,世世代代受奴役和压迫的黑人接受和内化了白人的审美观, 并按照与白种人血缘关系的多少把人划分成等级。黑人社区已经完全接受了白人审美观,从而认为浅黑色皮肤才更美丽而皮克拉的黑色皮肤是丑陋无比的。这一切从一开始就为皮克拉的命运埋下了悲剧的种子,同时也使整个黑人社区一直处在自暴自弃、不能自拔的困惑中。
《最蓝的眼睛》里小皮可拉的父母, 是一对典型黑人贫民家庭的夫妻, 也是造成小皮可拉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她父亲完全是酒鬼, 且整天无所事事。由于自己的经历,没人教他如何承担起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应尽的职责, 反而要妻子挣钱回家。并且由于他们在北方所感受到的白人文化的冲击,且梦想的生活又不能实现,于是在家庭生活中他们互相指责,甚至还拳脚相向。在这样一个整日充斥着暴力和不和谐因素的家庭里, 孩子怎么可能有健全完整的人格?莫里森把这追溯到皮克拉父亲乔里的童年。乔里有着不幸人生经历。当母亲怀上他时, 他的父亲---一个黑人矿工不愿承担责任, 偷偷的溜走了。当他还在襁褓中时,又被母亲丢弃在铁轨边, 之后母亲自己也离家出走。但是乔里的悲剧命运才刚刚开始。
14岁时正处在青春期的他在参加完姑姑的葬礼后,与自己的远房亲戚---一个黑人姑娘发生了性关系, 事后他担心姑娘会怀孕, 所以他也像当年的父亲抛弃他们女子俩时那样偷偷地跑了。这说明他从小就没人教育他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如何对待自己的伴侣,以及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如果说这次的不负责任的举动, 能得到正确的引导的话,乔里以后的人生也许就是另外一翻景象。但这个在生活,人格和精神上都渴望有人引导和教育的孩子, 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寻亲之路后, 换来的却是父亲的嘲笑和当众羞辱。乔利以后的性格分裂所导致的某些难以置信的行为---强奸自己女儿,与他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
在外面饱受白人歧视和虐待的皮克拉,在本应该是避风港的家中却也得不到父母的温暖和关爱,反而成为父母转嫁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