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级上语文综合练习(全册).docVIP

苏教版九级上语文综合练习(全册).doc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一)hóng) 万籁俱寂(lài) 嶙峋 (xún) 涟漪(lián ) B、惬意(qiè) 翩翩飞舞(piān) 墩子(dūn) 分道扬镳(biāo) C、惹动(rě) 枝虬(zá) 螺蛳(luó) 稠密(chóu) D、铭刻(míng) 阴晦(huì) 喷薄(bó) 红彤彤(tóng)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一个学问家常常要评判和 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样才能产生更新更完善的学说。 ②这次政府工作会议就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为民办实事等重要工作作了 。 ③把英语对话融入唱歌之中,这种 的教学方法颇受同学们的欢迎。 A. 修改 布置 新颖 B. 修正 部署 新颖 C. 修正 布置 新鲜 D. 修改 部署 新鲜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C.实践,要认识来指导;认识,要实践去检验:实践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D.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当代文坛大家文库》:《巴金七十年文选》、《冰心七十年文选》、《夏衍七十年文选》、《施蛰存七十年文选》、《柯灵七十年文选》,这些书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 )学习了 “”专题,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请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的任务。课外阅读的主要读物 投票投票文学名著42票 14.38% 94票 32.2% 科普读物39票 13.36% 74票25.3% 学科辅导书149票 51.03% 25票8.6% 武打作品26票 8.90% 27票9.2% 言情小说29票 9.93% 46票15.8% 为人处世指南7票 2.40% 26票8.9% ①仔细分析上表,用简要的语言说说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具有哪些显著的区别。(2分) ②学习小组认为课外读物的类型与提高语文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他们针对统计表中初中学生的阅读情况将开展一次语文主题阅读活动,请你拟出简洁、鲜明的主题,并根据主题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为本次活动自行设计一条生动的标语。(2分) 主 题: 标 语: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诗歌鉴赏(5分) 惠崇《春江晚景》 苏? 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题画诗,既描述了画面的景象,又充分展开了诗人的想象。 B.首句描写岸上场景,突出画面的春色盎然,色彩明丽。 C.前三句所描述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形象生动而又意境丰满的早春画面。 D.第四句也是对画面的描述,描写了随春潮而上的河豚,使画面生机勃发。 12、“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名句,请你选定一个角度(例如内容、哲理、写法等)作一点赏析。(3分) (二)、阅读《鼎湖山听泉》、回答问题(12分) ①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 ②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

文档评论(0)

tpxxzh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