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课件
第一课第一节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复习 一.知识要点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社会的存在发展客观的 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物质的科学含义 二.知识系统 三.重点难点提示 难点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内容: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理解:第一,人不是自然界的奴隶。有意识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界索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 第二,人要命令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果,首先是人们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和服从自然的结果。 例题1: 材料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她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竟因此成为荒芜的不毛之地。 --摘自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材料二: 北朝鲜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为开辟土地推行了一项砍伐森林政策。结果导致破坏性极大的水灾。水灾造成稻米和玉米产量下降。在过去的十五年里,北朝鲜粮食产量降低了60%连年不断的饥荒造成了成千上万的人饿死。据联合国估计,这个国家2320万人口中,有57%的人营养不良。 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 答案: (1) 恩格斯在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肯定人类改造自然的胜利的同时,着重强调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要尊重自然和服从自然规律,保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2) 构成自然界的各种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是客观的。盲目地征服自然,无视自然的客观性,破坏生态系统,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题中的事例就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一定要尊重自然和服从自然规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难点2 对物质概念的理解 (1)内涵:一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二是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外延:万事万物 (3)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哲学上讲的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同属性的抽象和概括,作为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永恒的、不灭的,而物质具体形态是暂时的可生可灭的。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5)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中物质概念的关系: 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而哲学中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 例题2: “人工诱变”是生物育种工作中创造新类型的方法之一,即利用化学或物理因素引起生物遗传性发生变异。我国利用这一方法成功地进行了水稻等生物物种改良。据此回答: (1)“人工诱变”获得成功的前提是( ) A.要掌握高科技知识 B.被选择的生物有机体的客观存在 C.有意识地改造自身属性和变化规律 D.人所消费的时间和劳动 * * 自然界的 存在发展 是客观的 社会的存 在发展是 客观的 人类产生前 人类产生后 产生 基础 支配规律 物质 整个世 界是客 观存在 的物质 世界 物质资料的 生产方式 自然界先于 人和人的意 识而存在 利用、改造自然的前提和基础是 (4)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5)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B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