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章内容: 8.1 遗传的物质基础 8.2 质粒 8.3 基因突变的规律及类型 8.4 基因突变的机制 8.5 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 核酸的结构 基因组(genome): 存在于细胞或病毒中的所有基因的。一般指所有DNA的组成,包括结构基因、调控序列及未知功能DNA序列。 大肠杆菌噬菌体MS2只有3000bp,含3个基因;生殖道衣原体只含473个基因; Carsonella?ruddii的基因组大小为159.662kb,翻译了182个基因编码的蛋白。 1. 大肠杆菌的基因组 1997年由Wisconsin 的Blattner等人完成; 双链环状DNA,缠绕成较致密小体(拟核,nucliod), 结合有类组蛋白和少量RNA. 包含4288个基因,4.7*106 bp 结构特点 遗传信息的连续性:绝大部分原核生物不含内含子。 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操纵子结构: 推测出2192个操纵子,73%只含一个基因,16.6%含2个基因,4.6%含3个基因,6%含4个以上基因。 结构基因的单拷贝及rRNA基因的多拷贝: 编码rRNA的基因(rrn)有7个,其中6个位于双向复制起点oriC附近。 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少而短: 1996年由96个实验室633为科学家完成; 16个染色体、13.5*106 bp、5800个基因; 着丝粒(centromere)、端粒,无明显操纵子; tRNA约有250个拷贝,rRNA仅位于XII染色体,有100-200个拷贝; 高同源性DNA重复序列-遗传丰余(genetic rebundancy) Methanococcus jannaschii, 发现于1977年深海火山口,1966年完成测序,证实伍斯于1977年提出的三界域学说; 1.66*106bp,1682个ORF; 复制信息传递功能的基因类似与真核生物。 首先发现于大肠杆菌 含编码细菌素的基因 细菌素是一种蛋白质 广谱,如NisinA 4)毒性质粒:苏云金杆菌编码伴孢晶体的质粒、根癌农杆菌的Ti质粒、发根农杆菌的Ri质粒; 5)代谢质粒:樟脑质粒(camphor, CAM)、辛烷质粒(octadecane, OCT)、二甲苯质粒、水杨酸质粒、扁桃酸质粒、萘质粒、甲苯质粒; 6)隐秘质粒:不显示任何表型效应的质粒,如酵母菌中的2um质粒 8.3 基因突变的规律及类型 营养缺陷型 抗性突变型 条件致死突变型 形态突变型 抗原突变型 产量突变型 营养缺陷型的筛选 8.4 基因突变的机制 5-溴尿嘧啶 用途:广泛用于检测环境和食品中是否存在化学致癌物。 特点:快速、准确、费用廉价 三、DNA损伤的修复 除了DNA聚合酶进行校正外,还通过几种不同的机制进行DNA的修复: (1) 光复活作用 (2) 切除修复 (3) 重组修复 (4) SOS修复 8.5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 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 将两个不同性状个体的基因通过一定的方式转移到一起,并发生重新组合,产生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基因重组(gene recombination)或遗传重组。 重组:遗传物质在分子水平上发生的交换; 杂交:在细胞水平上遗传物质的交换. 杂交必然包含着重组,但重组不仅限于杂交这一形式。 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类型 4种形式: 1)转化 Transformation 2)转导 Transduction 3)接合 Conjugation 4)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 (2) 转化过程 2. 能进行接合的微生物种类 主要在细菌和放线菌中存在。 在细菌中,G- 细菌尤为普遍,如E. coli、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沙雷氏菌属、弧菌属、固氮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 放线菌中,以链霉菌属和诺卡氏菌属最为常见,其中研究得最为详细的是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ilcolor )。 在不同属的一些菌种之间也可发生接合现象,如大肠杆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间或沙门氏菌与痢疾志贺氏菌间。 在所有对象中,接合现象研究得最多、了解得最清楚的是E. coli 。E. coli 是有性别分化的,决定性别的是其中的致育因子(F 因子),F因子还是合成性菌毛基因的载体。 3. 大肠杆菌F+×F-杂交 F-菌株 F质粒的四种存在方式及相互关系 两亲本菌株的选择和遗传标记的制作(选择不同的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