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特征分析-海洋预报
第2 3 卷 第 3 期 海海海海 洋洋洋洋 预预预预 报报报报 V ol . 2 3 , N o . 3
2 0 0 6 年 8 月 MMMMAAAARRRRIIIINNNNEEEE FFFFOOOORRRREEEECCCCAAAASSSSTTTTSSSS Aug. 2 0 0 6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特征分析
李爱平,沈红梅,石少华
(东海预报中心,上海,200081)
摘 要:本文通过对1970~2004 年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热带气旋强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分
析发现:在这35 年中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变化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70 年代初至70
年代末呈下降趋势,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末呈缓慢上升趋势,80 年代末至90 年代末呈下降
趋势;同时还发现,在海温异常年份(厄尔尼诺年及拉尼娜年)热带气旋强度有明显的差别,
这种强度上的差别与异常年份大气环流的差异有着一定的关系,是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热带气旋,强度,西北太平洋,变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P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0239 (2006)3 -0064 -08
1 引言
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地区(包括南海)的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特征十分明显,特别是厄
尔尼诺、拉尼娜年,这主要是大尺度环流、海面温度和地球以外因子作用的结果,过去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及路径的问题上。而对其强度的年际变化
特征研究较少。本文利用1970 ~ 2004 年西北太洋热带气旋资料,分析了热带气旋强度变
化特征,由于给我国沿海造成严重灾害的主要是达到台风强度的热带气旋,为此本文对
达到台风强度的热带气旋也进行了单独分析,并结合厄尔尼诺年、拉尼娜年大气环流特
征量,分析并揭示了特征年份大气环流与热带气旋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2 资料来源
本文所用资料有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500hPa 大气环流资料及厄尔尼诺年和拉
尼娜年资料,其中大气环流资料来自国家气候中心;热带气旋资料来自气象出版社出版
的《台风年鉴》,统计区域为0°~25°N ,125°~ 180°E 的西北太平洋地区,凡在此区域内生
成的或移入该区域的热带气旋均在统计之列;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资料,来自海洋灾
害公报。
本文热带气旋强度以中心最大风速来表示。
陈锡章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中心最大风速历史资料的订正》中指出,20 世纪
50~60 年代《台风年鉴》中热带气旋中心最大风速具有系统性误差,风速值偏大,为了客
观地减少由这种误差而引起的前后年代热带气旋强度上的差别,本文选取的热带气旋资
料年限为1970 ~ 2004 年。
收稿日期:
2006-0 1-17
作者简介:李爱平( ),男,工程师,从事海洋预报工作。
1963-
3 期 李爱平,等: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特征分析 65
3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基本特征
3.1 热带气旋出现频率特征
1970~ 2004 年间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出现的热带气旋总数为910 个,其中台风537 个,
占气旋总数的59% ,并且每年强度能达到台风水平的热带气旋个数占全年总数的百分率
均在这一数值上下波动,最大的是1987 年,可达79% ;最小的是1999 年,只有29% 。
TY/TC 多项式 TY/TC 线性TY/TC
1.0
0.8
C 0.6
T
/
Y
T 0.4
0.2
0.0
1970 1973 1976 1979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2000 200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