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常见症状及处理PPT
喉鸣 婴儿表现呼吸声较响,在激惹、哭吵或 哺乳时呼吸声响加剧,但安静睡眠时其 声减低。喉鸣多在3~4个月时发展到高 峰,6个月至1岁内逐渐消失。极个别小 儿在情绪激动时还可以出现喉鸣。 心脏杂音 约60%的正常新生儿于生后1~2天内在肺动脉区可闻及I~II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这是由于生后肺动脉压降低,血液较快流入肺部而造成,有时此区还可闻及持续性或逐渐加强的杂音,系动脉异常开放所致。杂音一般在1~2周内消失。 脐疝 常见于正常新生儿,一般在脐带残端脱落后逐渐增加,哭闹可继续增加。多数在1~2岁内自愈。 新生儿常见症状及处理 发热 鹅口疮 呕吐 喂养困难 尿布疹 腹泻 呕血和便血 皮肤青紫 哭闹 嗜睡或不易唤醒 呼吸异常 惊跳 脐渗血 其他 发热 新生儿正常体温36~37℃,超过此体温称发热。 新生儿体温中枢不完善,汗腺组织不完善。 多为非感染性因素,包括环境温度过高,包裹过多,哭闹,光疗等。 如果排除非感染性因素,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非感染性发热手脚是温的,感染性发热是凉的。 发热的处理 物理降温:散包、温水擦浴,擦洗部位为颈部、腹股沟,使之保持湿润。枕冰袋(不要直接枕)。 如以上处理仍不见效或有感染表现,立即到新生儿专科就诊。 新生儿发热处理的几个误区 出现发热后加盖棉被,“捂汗”。 出现发热后立即口服“退热药”。 出现发热后用酒精擦浴。 呕吐的原因 ★出生时因羊水咽下,尤其是咽下污染的羊水可以引起呕吐,开奶 后明显。 ★喂养不当引起的呕吐占1/4: 喂奶过频(一哭就喂) 奶量过大 频换奶粉 浓度不当 乳孔过大过小 配奶过热过凉 奶后腹部受压 吃奶后平卧或过早过频翻动小儿。 喂养不当的呕吐物多为奶凝块。纠正喂养方法后改善。 呕吐的原因 ★新生儿出血症 ★应激性溃疡 ★药物副作用 ★感染 ★胃食管返流 ★便秘 ★外科疾患 呕吐的处理 出现呕吐应立即右侧卧位,拍背,防止吸入。 发现孩子呕吐后应记录:呕吐物性质,呕吐量,呕吐与吃奶的时间关系,是否喷出,是否腹胀,有无其它不好解释的现象(如烦躁哭闹)。 如果改善喂养方法,小儿处于头高、右侧卧位仍不缓解,应立即就诊。 正确喂养--奶量计算 出生后24小时开始一律按30ml/次,作为基础奶量。 体重大于3000克的婴儿以后每天每次在基础奶量上加10ml。 体重小于3000克的婴儿每天每次在基础奶量上加5ml。 10天以上按体重1/5计算(全天量)。 正常喂养是2~4小时一次。 关于生长发育的一个误区 越胖越好,越大越好! 正常出生体重3000克,月末约增加500~1000克,前6月体重每月增加600克,后6月体重每月增加500克。 生长发育过快容易造成营养物质相对不足。 喂奶困难 吸吮能力差,吃奶量不及平时的一半或拒奶,呛奶。 有以下可能:早产儿(胎龄≤34周)、感染、颅脑疾患、消化道畸形、代谢性疾病等。 腹泻 新生儿肠道功能不完善,大便没有规律。但一般不超过5次/日。 大便次数和性状改变称为腹泻。 生理性腹泻:纯母乳喂养,无呕吐,精神反应及生长发育好,生后不久即开始腹泻,粪便常规及培养正常。 大便发绿,有泡沫,含奶瓣,有酸臭味,多为消化不良。 大便稀水/蛋花汤/粘液/洗肉水样/海水样/胶冻样/喷射状,化验可见大量白细胞,考虑感染性腹泻。 腹泻的处理 生理性腹泻无须特别处理,如大便次数过多,体重增长不理想,母亲可服用消炎痛25mg/次,2次/日,共1~2周。 母亲饮食不要过于油腻。 注意尿量有无减少,精神有无减差,如有应立即就诊,以防脱水。 不要随意服用抗生素! 不要自行处理,要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新生儿常见症状及处理 Chang’an hospital .Doublt 医学上将出生28天以内的婴儿称为新生儿。 正常新生儿一般不会有什么异常情况。 但有个别新生儿可能出现一些特殊表现。如红尿、黄疸等,多数是生理现象,不必紧张、惊慌。 新生儿的特点 外观特点:头大、躯干长,头部与全身的比例为1:4。胸部多呈圆柱形,腹部呈桶状,四肢短,常呈屈曲状。 皮肤特点 胎脂:出生后,皮肤覆盖一层灰白色胎脂,有保护皮肤的作用。胎脂的多少有个体差异,生后数小时渐被吸收,但皱折处胎脂宜用温开水轻轻谐去。胎脂若呈黄色,提示有黄疸、窒息或过期产存在。不要急于擦洗。不能用肥皂擦洗,以免损伤新生儿的皮肤或引起感染。 皮肤特点 水肿:在手、足、小腿、耻骨区及眼窝等处易出现水肿,2~3天后消失,与新生儿水代谢不稳定有关。 皮肤特点 粟粒疹:在鼻尖、鼻翼、颊、颜面等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