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的合理用药PPT
©2011 Alcon, Inc.
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的合理用药
围手术期概念
手 术
术前
术后
围手术期用药目的
预防感染、控制炎症
降低手术风险
预防感染
感染性眼内炎---灾难性
预防感染
降低感染率---手术成功的关键
白内障手术后细菌性眼内炎
主要细菌来源:
眼表常见的条件致病菌
白内障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
术前 : 睑缘炎、结膜炎、泪囊炎
泪道阻塞
对侧眼感染性疾病
颜面部感染病灶
配戴接触镜
对侧眼眶内义眼
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
糖尿病
白内障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
术中 : 眼睑和结膜未充分消毒
违反无菌操作
手术时间长
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
透明角膜切口
IOL巩膜缝线固定
白内障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
术后 : 切口渗漏/裂开
切口中残留玻璃体
眼内残留晶状体皮质、粘弹剂
不充分埋线/缝线拆除
不遵医嘱用药
白内障手术感染的预防措施
术前 :控制双眼及颜面部感染性病灶
解除泪道阻塞/泪囊摘除
停戴接触镜
控制血糖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白内障手术感染的预防措施
术前 :控制双眼及颜面部感染性病灶
解除泪道阻塞/泪囊摘除
停戴接触镜
控制血糖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能有效降低眼表菌群
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原则
敏感、高效
抗菌谱广
眼内渗透性好
眼内毒性低
半衰期长
不易耐药
白内障手术感染的预防措施
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方法
术前2-3天局部点眼,q2h
妥布霉素(托百士)
喹诺酮类(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白内障手术感染的预防措施
白内障手术感染的预防措施
术中 :充分消毒术野皮肤和结膜囊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切口构筑(采用角膜缘切口)
术毕确保切口密闭
减少器械进出次数
缩短手术时间
避免手术并发症
彻底清除晶状体皮质和粘弹剂
前房内预防性注射抗生素(有争议)
白内障手术感染的预防措施
术中 :充分消毒术野皮肤和结膜囊
聚维酮碘
---广谱杀灭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孢子、原虫)
---唯一证实有效预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措施
5-10% 消毒术野皮肤
5% 消毒结膜囊
白内障手术感染的预防措施
术后 :遵医嘱用药
围手术期用药目的
预防感染、控制炎症
降低手术风险
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
虹膜睫状体炎
黄斑囊样水肿
眼内炎性反应
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
白内障手术导致炎症反应的相关因素
操作因素
患者条件
感染
异物
操作因素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手术设计、切口部位和大小
手术器械的质量
器械进出眼内的次数
操作的准确和细微
灌注液的质量、压力大小
眼内药物的应用
患者条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并发性白内障、糖尿病性、外伤性以及青光眼病人: 前房反应一般较大
一般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 不同程度前房反应发生
感染因素可能导致炎症
可能的原因:
手术器械,显微镜,所用药物:灌注液和前房填充物如粘弹剂等
病人结膜囊的致病菌
人工晶体、缝线等
术者的无菌操作
异物导致炎症
棉花丝
线头
滑石粉
被剪断的睫毛
质量不合格的人工晶体
术后炎症处理方法
散瞳
抗炎症治疗
预防术后感染
术后炎症处理方法
散瞳
轻微炎症反应--不散瞳
明显炎症反应--散瞳
小儿白内障术后--散瞳
短效散瞳剂:0.5%托品卡胺、2.5%新福林
长效散瞳剂:1%阿托品眼水或眼膏
术后炎症处理方法
抗炎症治疗
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
非类固醇类药物:
双氯芬酸钠、普拉洛芬等
术后炎症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