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志题跋的―册藏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鸿志题跋的―册藏书   是册《咏物七言律诗偶记》,内有梁鸿志以毛笔“长题”。梁鸿志(1882~1946),福建长乐人,字众异,光绪二十九年举人,京师大学堂毕业,曾担任段祺瑞执政府秘书长,抗战初附逆,参与筹组在南京成立的维新政府,“前汉奸”政府,简称“前汉”),并出任行政院长,后又担当随即成立的汪伪国民政府(“后汉”)监察院长。抗战胜利后,经审判被处以极刑。   卿本佳人。梁鸿志原以诗名世,他与出卖国家机密情报给日寇而较早获死罪的黄溶(字秋岳,1891―1937)相交尤密。两人同属闽侯才子,均出自近世大诗人陈衍(号石遗)门下,诗才出众,文采风流,被业内并称为“黄、梁”(见刘衍文著《黄秋岳与梁众异》,载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1月版《寄庐茶座》)。自负狂傲,甚好月旦他人的陈衍对黄溶(秋岳)与梁鸿志(众异)垂爱有加,曾盛赞其诗作“秋岳诗雅健可诵”(见《石遗室诗话》卷二十一)、“众异诗益深挚”(《石遗室诗话》卷一)。然而,“世乱佳人还做贼”(陈寅恪作诗叹黄秋岳旬,载《寒柳堂集?寅恪先生诗存》),此二人皆不自爱惜,接踵下水,并以同罪获刑,相继成为千古罪人。   梁鸿志本为宦门之后,其外祖父林寿图(1809―1885),号欧斋,曾佐助慈禧发动政变,后任陕西布政使,学识甚佳,工诗词,富藏书;其曾祖父梁章钜(1775~1849),字苣林,晚号退庵,学养更为淹博,著述宏丰,为清季著名文学家、学者、诗人。退庵先生与林则徐颇为相契,曾官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但依然书生本色,为官清正。著名篆刻家陈巨来(字安持,1905―1984)在所撰《安持人物琐记?记梁众异》文中笔谈,梁鸿志府上甚清廉,他少时并无纨绔子弟之恶习,曾发愤读书,自强不息。与其兄赶考时,两人唯有一件蓝布长衫,兄穿上,他只好借穿一件才好进场(见《万象》2D02年1 2期),当时清贫状,由此管窥。   读连城撰文《粱鸿志生前死后》(见《子日丛刊》1948年第一辑)获悉,梁的官运起初并不亨通。早年做官时,他从未独当一面,如任段执政府秘书长,外表亦比较“斯文、平和”。《安持人物琐记?记梁众异》载,自做上维新政府行政院长这个“伪官”后,他开始变脸了――其祖上那廉洁、清正之气荡然无存,公然横征暴敛,对人更是睚眦必报。陈巨来云,其贪婪之态,每况愈上,愈演愈烈。其所贪,除少许应付生活开销外,悉数用以购置文玩、古籍、书画。不过,据旧上海名医陈存仁在《抗战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书中云,梁鸿志也曾利用职权做过好事一桩:南京沦陷之后,国民政府在撤退前潜藏在朝天宫中的一批珍稀古物,被日本人发现,拟运至东京,但被梁鸿志以坚辞“行政院长“之职相要挟予以阻拦而得以保全。时人以此认为梁鸿志还不失为读书人的种子。陈巨来如此谓粱鸿志任汪伪高官时读书状“梁平日总是手不释卷,所作诗,内行一致佩服,认为仅次于郑海藏(孝胥),陈散原(三立)。故凡擅诗文者,有所求,即委为秘书或厅长也。”(《安持人物琐记?记梁众异》)   观《咏物七言律诗偶记》题记获知,此书原为梁鸿志曾祖父梁章钜旧藏,作者为清代大学者翁方纲,嘉庆十年(1805)写成。翁方纲,号苏斋,梁章钜业师,书写就翌年,他自做一序,连同书稿令门人吴嵩梁及谢学崇、谢学士兄弟同校,并在年内精刻而成。是书前端印有梁章钜收藏章两枚,一是“苣林珍藏”,另一为“长生无极之斋”,书后则有梁鸿志先伯祖梁逢臣(字吉甫,梁章钜之子,梁鸿志父梁恭辰之兄)连钤三印。梁鸿志考出,书中所批墨迹七处,有人误以为出自梁章钜手笔,实系梁逢臣留痕,其父与子遗墨,“外人不易辨也”。梁鸿志认为,此书刻成虽仅百四十年,但已为“人司罕见之书”。   梁鸿志对曾祖父梁章钜,可谓推崇备至。近读《子日丛刊》所刊“拾遗” 文《梁鸿志在西湖》悉,1 936年冬,作者曾前往梁鸿志小住的杭州湖滨寓所“与谈风月”,见客厅正中高悬梁章钜所书“福”、“寿”各大幅,左金冬心墨梅,右任渭长人物。梁日,“每至一处,必携先贤手迹张诸室“(见《子日丛刊》1948年第辑)。其景仰状,由此得见。   按梁鸿志题记中“乙酉奏日曹靖陶兄得之乃以归余”句推知,此书于1 945年春先为曹靖陶所获,随即归入梁鸿志书斋。题识之际,苟延残喘的日寇尚未投降,梁氏在陈公博伪政府仍任高职(伪监察院长),心境还好,故文词俱佳,墨迹甚精。尽管此刻他还尚未触摸到死亡,但这应属“黄昏之笔”。几个月后的10月份,他便大祸临头被缉拿,又一年(1946)的11月即被正法。其北洋政府时同事兼老友章(士钊)大律师亲自出马辩护,也设能令他起死回生。一个读书人,不坐拥书城而专心治学,却“贪金钱、走偏门”,因而命丧黄泉,实属咎由自取。只可惜这骨子里的一身才气了。至于此书前一位藏家曹靖陶(1 904―1 975),号看云楼主,系安徽歙县人,亦为有影响的诗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