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字长卷永载师生真情
   启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大师,在他众多的书画作品里,有一幅草书作品格外引人瞩目,那是一幅写在长卷上的“千字文”,通篇神完气足,生动流畅,有龙跳虎卧之致,在启功先生存世极少的草书作品中可谓极品。这幅作品是启功先生应收藏者金煜之邀,欣然挥毫而成。说起来,金煜和启功先生的关系非同一般,这幅《草书千字文》的背后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两度拜师一波三折 
   
  “事实上,启功先生没有正式地收过哪个书法学生”,金煜告诉记者,“但是受过他教诲的人却有千千万万,尤其我很幸运,能得到先生亲自言传身教”。金煜至今还对启功先生手把手教他书法的场景记忆犹新,先生还亲自为他用铅笔修正书法作业,“可惜我那时不懂事,拿毛笔照着先生修改的部分描写了一遍,也没能保存下来这珍贵的手稿”。 
  最初得以拜会启功先生,金煜说完全是幸运之神对他的眷顾。跟启功先生学习书法前,金煜曾随金禹民先生学习篆刻、书法及雕钮。金禹民先生是著名的篆刻大师,深得寿石工先生真传。金煜在老师的影响下,对篆刻和书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金煜刚上中学的时候,有一天去西单旧书店买绘画方面的书籍,正挑着书,旁边走过来一个人,对他说:“这位小朋友,你喜欢画画吧?我给你介绍个老师好不好?”金煜看着这位和善的陌生人,满脸疑惑。这时书店老板赶紧说:“这位可是咱们北京有名的画家金协中先生,你还不赶紧答应?”金煜一听,欣喜地满口应承下来。后来金协中先生首先给金煜介绍的并不是启功先生,而是著名的工笔画大师马晋先生,但金煜学画了几次之后觉得自己不太喜欢过于精细的画法,就跟金协中先生说了,金先生说:“那好,我就介绍你去启功先生那里学山水画吧!”可惜时值1957年“反右”的特殊时期,金协中先生的承诺还没有来得及兑现,他就被下放到新疆博物馆,这件事情也就这样被耽搁了下来。 
   
  时间一晃十年。通过平时的接触,金煜惊喜地发现住在翠花街西口他家附近的藏书家赵元方先生跟启功先生也是好朋友。1967年经赵先生介绍,金煜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启功先生,他把之前的经历告诉了启功先生,先生笑着说:“那我们自当不能和别人一样了。”自此,金煜和启功先生交往日益密切,启功先生也时常在书法绘画上给金煜指点一二。 
   
  长卷求字“千字”乃成 
   
  20世纪70年代启功先生住在北京西城小乘巷,离金煜所住的翠花街步行仅需十几分钟的路程,有时候启功先生常过来找金煜聊天。“我不在家时先生也经常过来坐一坐,看看我收藏的画,等我回家再推上车送先生回去,我们爷俩边走边聊天。有一次,走到小乘巷西口的大树旁边,先生抬头看看树感慨道:‘树有四季变化、阴阳向背,你要能把树画好就不错啦!’。”金煜笑着给记者描述当时的情景。 
  金煜收藏了明代大书法家文徵明的一幅真迹,启功先生在他家见到这个手卷以后,拿回寓所在卷尾题跋了一段,先生这段书法让金煜看得如痴如醉,连声感叹世上居然还有人能写出这么漂亮的字!出于对启功先生书法的仰慕,金煜打算向先生求一幅墨宝,以便自己平日学习和临摹。 
  于是,金煜拿出自己珍藏的日本卷纸,亲手研了朱砂墨,用小红毛笔沾着朱红色,比着界尺,一丝一线地给卷纸画上了朱丝栏。启功先生在看到金煜拿过去的卷纸之后,十分高兴,称赞道:“你这个格子画得认真,能画成这样也不容易啊。”就这样,启功先生收下了这个长卷。两三个月过后,有一天金煜去启功先生那里串门,先生就把长卷拿给他。在打开长卷以前,金煜也不知道启功先生会写什么,他猜测这一丈多长的卷纸,先生一时肯定写不完,大概会今天写一段诗,明天写一段词什么的。“我打开一看,居然是‘草书千字文’,一时间我大喜过望,拿回家看了一遍又一遍,简直爱不释手”,金煜高兴地说。 
  据金煜介绍,启功先生写这幅“千字文”的时候正逢“四人帮”倒台。“文革”期间启功先生和中国众多的知识分子一样,曾经历了很多不公正待遇,先生都默默忍受下来,甚至还开玩笑说自己的书法是“文革”期间抄写大字报练习出来的。1975年启功先生失去了相濡以沫大半辈子的老伴,“先生和师母的感情十分深厚,师母对启功先生照顾得无微不至,她去世以后,启先生所写的诗和谈话间无不流露出对老伴无尽的思念”。“文革”后期,启功先生的颈椎病犯得很厉害,金煜经常见到先生前面带着有机玻璃罩,后面带着箍,挺着脖子艰难地在路上走,病情严重的时候启功先生还曾晕倒在路旁。“文革”过后,启功先生的颈椎病奇迹般地好了起来,先生的心情也十分舒畅,还经常跟朋友说:“这‘四人帮’倒了,我这颈椎病也好了。”可见其当时愉快的心情。 
  也正是在经历了这样的历史过程后,启功先生的书法更彰显流畅和灵动。金煜向启功先生索求的“草书千字文”就是在这样的状况和心情下写成的,笔画十分流畅,使用中锋取得骨力、侧锋取势都表现得非常到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