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脑血管病诊疗进展讲稿(短稿)PPT
急性脑血管病中西医诊疗进展;1 概述
脑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病变。急性脑血管病,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又称“脑卒中”,相当于中医的“中风”病。; 中风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三高”特点。根据文献报道,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人120~180人/10万人,年患病率280人/10万人,死亡率122.4/10万人,是造成城乡居民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存活者中约3/4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的丧失,其中重度残疾者占40%以上,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属及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心理和经济负担。;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常见急性脑血管病包括: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指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所致的脑实质、表面及脑室血管破裂,出血后引起迟发性脑损伤的临床综合症。另外也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死(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IS),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其中脑血栓形成(即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占14%~40%,脑栓塞占20%~30%,腔隙性梗死占15%~30%,其他为血流动力学(分水岭)梗死及其他原因引起等。; 中风病的中西医临床研究是医学界瞩目的重要课题。建国50余年来,对于中风病文献的整理,古今临床经验的继承、辨证轮治规律的探讨、单方验方的验证、预防护理调摄的观察总结以及给药途径、剂型改进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1 中风病名的统一过程:
2.1.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命名中风的定义:以猝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语或言语蹇涩、偏身麻木或无昏仆而仅以呙僻不遂等为主症的一种常见内科疾病。
2.1.2 国家中风病二代标准:称为“中风病”,又称“卒中”,在CCD(ICD)编码,中西医病名一致。;2. 2 病类的划分:
2. 2. 1 按病情轻重与病位深浅把中风病分为不同类别。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分为:邪在于络,邪在于经,邪入于脏,邪入于腑。
2. 2. 2 清代.沈金鳌补充分类把中风病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
2. 2. 3 按有无神志障碍归为
中经络:无神志障碍
中脏腑:有神志障碍;2.2.4 二代标准 对病类诊断,作出如下修改:
中络改为轻型,中经改为普通型,中腑改为重型,中脏改为极重型。
将神志清楚与否及轻重程度区别中经络与中脏腑,改为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合其它症状综合评分。
病类诊断是各项最高分相加而成,满分为52分。
诊断:1~13分为轻型;14~26分为 普通型;27~39分为重型;40分以上为极重型。; 2.3 证型标准
50多年来,对中风病诊治方法繁多,现已逐渐趋向规范化。
2.3.1.按疾病分期进行治疗(分急性期与恢复期,发病≥半年为后遗症期)
(1)急性(危重)期分三证:①痰火瘀闭证(阳闭证);②痰浊瘀闭证(阴闭证);③阴竭阳亡证(脱证)。
(2)恢复(轻证)期分七个证型:①风痰火亢证;②风火上扰证;③痰热腑实证;④风痰瘀阻证;⑤痰湿蒙神证;⑥气虚血瘀证;⑦阴虚风动证。 ; 2.3.2.按病因病机分证论治
认为痰火风瘀虚证是中风病最基本的证侯。
(1)初期以痰火风瘀证为主,中经络以痰风瘀证多见,中脏腑以痰火风证多见。
(2)后期则以瘀证、虚证为主,将此五个方面(痰、火、风、瘀、虚)结合起来进行辨证论治。; 2.3.3.一代标准(1986年山东泰安召开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将中风按有无神识昏蒙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大类。
(1)中经络(五个证型)①肝阳暴亢,风火上扰;②风痰瘀血,痹阻脉络;③痰热腑实,风痰上扰;④气虚血瘀;⑤阴虚风动
(2)中脏腑(四个证型) ①风火上扰清窍;②痰湿蒙塞心神;③痰火内闭心窍;④元气败脱,心神散乱。;2.3.4二代标准(1995年由全国脑病协作组第六次会议上通过)
证类诊断,由原来的症候归纳作出的诊断,改为评分法,量化了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证侯的标准—按分值定为轻度、中度、重度,而确立该症候群。它经过回归、判别、聚类等现代教学方法的研究,将一代标准中经络5个证型、中脏腑4个证型,进一步概括为8个证型:①风痰火亢 ②风火上扰 ③痰热腑实 ④风痰瘀阻 ⑤痰湿蒙神 ⑥气虚血瘀 ⑦阴虚风动 ⑧元神败脱 ;病因病机认识
3.1 中医认识
3.1.1 中风病的病因主要为虚实夹杂,初病以邪实为主。可见邪阻经络,神机失用,闭证和脱证。邪闭经络、神机失用主要症见肢体活动和感觉障碍,口舌歪斜及头目眩晕等,邪在经络,尚未出现神识不清;又
文档评论(0)